成语

博闻强识的意思

wénqiángzhì

博闻强识

更新时间:2024-10-30 10:58:41


拼音bó wén qiáng zhì

注音ㄅㄛˊ ㄨㄣˊ ㄑ一ㄤˊ ㄓˋ

正音“强”,不能读作“jiàng”。

首字母B

近义词博学多才、博古通今、博览群书

反义词不学无术、孤陋寡闻

感情博闻强识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解释闻:见闻;识:记。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志”。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例子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辨形“识”,不能写作“志”。

辨析博闻强识和“见多识广”;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不同在于同样表示见识广;博闻强识偏重在知识面宽;只用于书面语;“见多识广”偏重在阅历多;也用于口语。博闻强识含有“记忆力强”的意思;“见多识广”没有。

英语have wide learning and a retentive memory

日语広く物事を聞き知って,多く記憶に留める,(博闻强志 ともいう)

头字

尾字


博闻强识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博闻强识,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见多识广,并且记忆力非常好,能够记住大量的知识和信息。
3. 成语用法提示:
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人的学识和记忆力。
4. 成语辨析:
与“学富五车”相近,但“博闻强识”更侧重于强调记忆力的强大,而“学富五车”则更侧重于学识的丰富和广博。
5.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对博学多才之人的赞誉。
二、成语故事:
“博闻强识”的故事与古代学者的学习精神有关。
据说,在古代有一位学者,他不仅对各种知识都有深入了解,而且记忆力惊人,能够迅速记住大量的书籍内容。
他的学识和记忆力让很多人惊叹不已,因此“博闻强识”这个成语就逐渐流传开来,用来形容那些学识渊博、记忆力超群的人。
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古代学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尊重。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小明的博闻强识让老师们都感到惊讶,他总能迅速回答出各种问题。
2. 我知道他博闻强识,所以才来请教他关于历史的问题。
3. 他真是个博闻强识的人,无论是文学、科学还是艺术都能谈得头头是道。
4. 爸爸告诉我,爷爷年轻时是个博闻强识的学者,写了很多书。
5. 我们要向那些博闻强识的老师们学习,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6. 小李的博闻强识在班上无人能及,大家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7. 这位教授不仅博闻强识,而且非常乐于助人,经常给学生们解答疑难问题。
8. 他凭借着自己博闻强识的优势,在学术研究中取得了不少成就。
9. 我一直梦想成为一个博闻强识的人,这样我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探索这个世界。
10. 她的博闻强识让她在辩论中总是能迅速找到对方的漏洞并给出有力的反驳。
B. 初中生造句:
1. 尽管他已经很努力了,但面对那些博闻强识的对手,他还是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2. 在这次知识竞赛中,那位博闻强识的选手最终获得了冠军。
3. 老师总是夸奖我们班上的小明是个博闻强识的好学生。
4. 他凭借着自己博闻强识的特点,在学术界逐渐崭露头角。
5. 我们应该向那些博闻强识的智者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
6.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只有那些博闻强识的人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7. 她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博闻强识,真是让人羡慕不已。
8. 他的博闻强识让他在社交场合中总是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话题。
9. 我一直把“博闻强识”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努力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10. 在这次辩论中,他凭借着自己博闻强识的优势,成功击败了对手。
C. 高中生造句:
1. 在探讨这个话题时,我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竟然无法与那些博闻强识的学者们相提并论。
这让我感到十分惭愧和自省。
2. 虽然这部作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并获得了不少好评,但我认为在内容上仍有些许不足让我这个不赞一词的评论者感到有些遗憾。
而那位作者却是个博闻强识的人,我相信他一定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3. 在这次学术讨论中,我发现自己的见解竟然无法与那些博闻强识的专家们相抗衡。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决心要更加努力地学习。
4. 尽管这部作品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我认为在主题和深度上仍有待挖掘这让我这个不赞一词的鉴赏者感到有些不满足。
而那位艺术家却是个博闻强识的人,我相信他一定能创作出更有深度的作品。
5. 在这个项目中他们团队的表现让我深感钦佩他们不仅专业能力强而且每个成员都是博闻强识的人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