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哀毁骨立的意思

āihuǐ

哀毁骨立

更新时间:2024-11-07 12:37:06


拼音āi huǐ gǔ lì

注音ㄞ ㄏㄨㄟˇ ㄍㄨˇ ㄌ一ˋ

正音“骨”,不能读作“gú”。

首字母A

近义词哀毁瘠立、无肠可断

反义词笑逐颜开、哀而不伤

感情哀毁骨立是中性词。

用法复句式;作主语、分句;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

解释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头架子。指因丧亲极度悲哀;瘦得只剩下骨架。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例子众亲戚已到,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然后大殓治丧。蘧公子哀毁骨立,极尽半子之谊。(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辨形“立”,不能写作“厉”。

英语be emaciated with grief at loss of one's parent

头字

尾字

谜语:最孝的守灵人


哀毁骨立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哀毁骨立形容悲痛到极点,几乎支撑不住身体,形容极度悲伤的样子。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用来描述人在极度悲伤的情况下,身心受到极大的折磨,以至于身体消瘦憔悴,几乎无法支撑自己的样子。
3. 成语用法提示:
通常用于描述人在极度悲伤或痛苦时的状态,也可用于表达对他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心。
4. 成语辨析:
与“悲痛欲绝”意思相近,但“哀毁骨立”更侧重于形容身体的消瘦和憔悴,而“悲痛欲绝”则更强调内心的极度痛苦和无法自控的情感。
5. 成语出处:
该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用以形容人的极度悲伤。
二、成语故事:
“哀毁骨立”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古代文学,描述了一位孝子在母亲去世后极度悲伤的情景。
他因思念母亲而日夜哭泣,身体逐渐消瘦憔悴,几乎无法支撑自己。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孝子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亲人离世时的悲痛心情。
在古代社会中,这样的故事常常被用来教育人们要珍惜亲情,面对失去时要保持克制和坚强。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听到爷爷去世的消息,他哀毁骨立,让人心疼。
2. 她的哥哥去世后,她整天以泪洗面,哀毁骨立。
3. 在失去爱犬后,她哀毁骨立,无法面对现实。
4. 每当想到过去的美好时光,他都会哀毁骨立,怀念逝去的亲人。
5. 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他悲痛欲绝,哀毁骨立。
6. 她在失去丈夫后,每天都哀毁骨立,让人看了心酸。
7. 每当看到妈妈的照片,他都会哀毁骨立,怀念妈妈的爱。
8. 在得知自己无法参加高考后,他哀毁骨立,情绪低落。
9. 她因为失恋而哀毁骨立,朋友们都劝她看开一点。
10. 听到老师去世的消息,全班同学都哀毁骨立,心情沉重。
B. 初中生造句:
1. 在母亲去世后,他因哀毁骨立而卧床不起,让人深感同情。
2. 她因失恋而哀毁骨立,朋友们都劝她要学会放下。
3. 每当想到那段痛苦的回忆,他都会哀毁骨立,无法自拔。
4. 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后,她整天以泪洗面,哀毁骨立。
5. 在失去好友后,他因哀毁骨立而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6. 她因家庭变故而哀毁骨立,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来走出困境。
7. 每当想到过去的美好时光,他都会哀毁骨立地回忆着与母亲的点点滴滴。
8. 在得知自己病情严重后,他因哀毁骨立而无法接受现实。
9. 她因失业而哀毁骨立地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
10. 听到老师去世的消息后,全班同学都因哀毁骨立而陷入沉默和悲伤中。
C. 高中生造句:
1. 在母亲去世后,他因哀毁骨立而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痛苦中。
2. 她因失恋而哀毁骨立地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夜晚。
3. 面对家庭的巨大变故,他因哀毁骨立而不得不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和学业。
4. 在失去好友后,他因哀毁骨立而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5. 她因家庭变故而哀毁骨立地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光。
6. 每当回想起那段痛苦的回忆时,他都会因哀毁骨立而无法自拔地陷入悲伤之中。
7. 在得知自己无法参加比赛后,他因哀毁骨立地度过了最后一个不眠之夜。
8. 她因失业而哀毁骨立地寻求新的机会和挑战自己。
9. 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他学会了以哀毁骨立的姿态去面对和克服它们。
10. 在经历了一系列打击后,她逐渐从哀毁骨立的状态中走出并重新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