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稗官野史的意思

bàiguānshǐ

稗官野史

更新时间:2024-10-31 18:50:12


拼音bài guān yě shǐ

注音ㄅㄞˋ ㄍㄨㄢ 一ㄝˇ ㄕˇ

正音“稗”,不能读作“bēi”。

首字母B

近义词稗官小说、奇文轶事

反义词官修正史

感情稗官野史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旧时小说、杂史的统称。

解释稗官: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风俗故事;供皇帝省览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即小说野史之类。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话说世间稗官野史中,多有记载那遇神、遇仙、遇鬼、遇怪,情欲相感之事。”

例子如今我要将这碑记付给文人墨士,做为稗官野史,流传海内。(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回)

辨形“史”,不能写作“吏”。

英语books containing anecdotes

头字

尾字


稗官野史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非正式、不可靠的史料或传闻。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非官方或非正式的、不可靠的史料或传闻。
它通常用于批评那些缺乏权威性和可靠性的信息来源。
3. 成语用法提示:
在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它带有贬义,通常用于批评某些不可靠的资料或信息。
4. 成语辨析:
与“正史”相对,强调史料的非正式和不可靠性。
5.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汉书·艺文志》,原文为“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二、成语故事:
“稗官野史”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
当时,政府设有稗官这一官职,负责收集民间传说和故事,但这些故事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考证和审核,因此被视为不可靠的史料。
后来,“稗官野史”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那些非正式、不可靠的史料或传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获取和接受信息时,要辨别其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爷爷总是看稗官野史,不愿意相信正式的新闻报道。
2. 老师告诉我们不要轻信稗官野史,要查找可靠的资料。
3. 那个电视剧的剧情都是稗官野史,不能当真。
4. 我们不能只听稗官野史,要自己去查证事实真相。
5. 那个博主总是发布稗官野史的消息,让人不可信。
6. 不要听那些稗官野史,以免被误导。
7. 爸爸的朋友总是看稗官野史,觉得里面都是真的故事。
8. 我们不能只听稗官野史来评判历史事实。
9. 那个作家写的历史小说都是基于稗官野史的,没有多少真实性。
10. 老师说我们写作文时不能引用稗官野史作为论据。
B. 初中生造句:
1. 在研究历史时,我们不能只依赖稗官野史,要查找正史资料。
2. 那个新闻报道可能是基于稗官野史的,需要进一步查证。
3. 我们不能听信那些传播稗官野史的媒体,以免被误导。
4. 那个作家虽然写了很多基于稗官野史的小说,但缺乏真实性。
5. 在学习历史时,我们要学会辨别哪些资料是稗官野史,哪些是正式的历史记载。
6. 那个博主发布的消息可能是稗官野史,我们要谨慎对待。
7. 我们不能只听信那些流传的稗官野史故事,要查找真实的历史资料。
8. 那个电影的故事情节都是基于稗官野史的传说,没有多少可信度。
9. 在写论文时,我们不能引用稗官野史作为参考文献。
10. 我们要学会从众多的资料中辨别哪些是稗官野史,哪些是正史记载。
C. 高中生造句:
1. 在进行历史研究时,我们必须警惕那些可能带有偏见或基于稗官野史的论述。
2. 尽管那个历史事件已经被多次报道,但我们仍然需要查找正史资料来验证其真实性,避免被稗官野史误导。
3. 在分析历史事件时,我们要区分哪些资料是可靠的,哪些可能是稗官野史,以避免误导我们的结论。
4. 尽管那个作家的小说很受欢迎,但我们仍然需要认识到它们可能基于稗官野史而非真实历史事件。
5. 在撰写论文时,我们需要仔细筛选资料来源,避免引用过多或过于依赖稗官野史。
6. 我们需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和多个来源的资料中辨别真伪和可靠性,以避免被稗官野史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