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半推半就的意思

bàntuībànjiù

半推半就

更新时间:2024-10-30 15:45:06


拼音bàn tuī bàn jiù

注音ㄅㄢˋ ㄊㄨㄟ ㄅㄢˋ ㄐ一ㄡˋ

正音“推”,不能读作“duī”。

首字母B

近义词装模作样、半真半假、虚情假意

反义词拒人千里、闭门谢客、婉言谢绝

感情半推半就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形容心里愿意,表面推辞。

解释推:推辞;就:靠拢;接受。一面推辞;一面接受。形容表面推辞;但内心愿意接受;假意拒绝的样子。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揾香腮。”

例子与其学那俗态,半推半就,耽搁工夫;据俺主意,不如从实收了,倒也爽快。(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

辨形“推”,不能写作“堆”。

英语accept while pretending to refuse(half yield and half deny; half willing(at heart)and half unwilling(in appearence))

俄语отнéкиваться для вида(жемáниться)

头字

尾字

谜语:扰;掠


半推半就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半推半就是指在某种情况下,既不完全拒绝,也不完全接受,而是持一种犹豫不决、拖延不决的态度。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面对别人的邀请、请求或提议时,既不完全拒绝,也不明确表示接受,而是采取一种含糊其辞、拖延不决的态度。
它暗示了对方的请求或提议可能对自己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又不愿意立即做出决定。
3. 成语用法提示:
在书面语或口语中,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某人对于某个提议或请求的态度。
使用时应注意与具体情境相结合,以准确表达其含义。
4. 成语辨析:
与“模棱两可”意思相近,但“半推半就”更侧重于描述态度上的犹豫不决和拖延,而“模棱两可”则更强调事物本身的不明确性。
5. 成语出处:
暂无。
二、成语故事:
暂无。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小红看到妈妈买的玩具,虽然心里很喜欢,但嘴上却说:
“我不要,你放回去吧。
”其实是半推半就,不想让妈妈发现她真的很喜欢。
2. 老师说:
“你愿意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吗?”小明说:
“嗯……再说吧。
”其实他是半推半就,想参加又怕准备不好。
3. 小明邀请小华一起去公园玩,小华说:
“好啊,但我要先回家做作业。
”其实她是半推半就,想和小明一起去玩又怕作业没做完。
4. 爸爸问:
“你想吃什么水果?”我说:
“随便。
”其实是半推半就,想吃苹果又怕妈妈觉得我太挑剔。
5. 姐姐问弟弟:
“你要不要帮我做家务?”弟弟说:
“嗯……看情况吧。
”其实是半推半就,想帮又怕累着自己。
6. 同学说:
“你和我一起参加学校的合唱团吧!”我说:
“再说吧。
”其实是半推半就,想参加又怕自己唱得不好。
7. 妈妈问:
“你要不要去看电影?”我说:
“好啊,但要写完作业。
”其实是半推半就,想去看电影又怕妈妈觉得我贪玩。
8. 老师说:
“你愿意当班长吗?”我说:
“嗯……考虑一下。
”其实是半推半就,想当又怕责任太大。
9. 小红问小明:
“你要不要一起去看书?”小明说:
“好吧,但我要先做完作业。
”其实是半推半就,想去看书又怕妈妈觉得我浪费时间。
10. 爸爸说:
“你要不要吃零食?”我说:
“不要了吧。
”其实是半推半就,想吃又怕妈妈说我不健康。
B. 初中生造句:
1. 在面对公司的晋升机会时,他选择了半推半就的态度,既不完全拒绝也不急于接受。
2. 在朋友的邀请下参加聚会时,她采取了半推半就的回应方式,既表达了兴趣又不显得过于急切。
3. 在谈判中,对方提出的条件让他感到有些犹豫,于是他选择了半推半就的回应策略。
4. 在处理家庭事务时,他常常采取半推半就的态度,既不完全拒绝也不主动承担责任。
5. 面对上司的批评时,他选择了半推半就的应对方式,既表达了接受的态度也为自己留有余地。
6. 在面对朋友的求助时,他选择了半推半就的回应方式,既表示了愿意帮助又不立即承诺具体行动。
7. 在参与社会活动时,他选择了半推半就的参与方式,既表达了对活动的兴趣又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感。
8. 在面对同事的邀请共进晚餐时,他选择了半推半就的回应策略,既表示了愿意又给自己留出了考虑的时间。
9. 在处理家庭纠纷时,他选择了半推半就的调解方式,既不完全偏袒任何一方也保持中立态度。
10. 在接受公司的培训机会时,他选择了半推半就的态度方式,既不完全拒绝也不急于做出决定。
C. 高中生造句:
1. 在面对人生的重要决策时,他选择了采取一种半推半就的策略来评估各种选择的优势和劣势。
2. 在与伴侣讨论未来规划时,她采取了半推半就的方式以平衡自己的独立性和对关系的投入程度。
3. 在处理复杂的职场人际关系时他选择了采用一种更加灵活和机智的半推半就策略来应对各种挑战和机会。
4. 在参与社会运动时他选择了采取一种更加谨慎和审慎的半推半就态度来确保自己的行动符合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同时又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5. 在应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时他学会了采用一种更加成熟和理性的半推半就技巧来应对各种意外和变化。

成语接龙顺接【就】字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