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抱残守缺的意思

bàocánshǒuquē

抱残守缺

更新时间:2024-10-31 18:49:46


拼音bào cán shǒu quē

注音ㄅㄠˋ ㄘㄢˊ ㄕㄡˇ ㄑㄩㄝ

正音“抱”,不能读作“bāo”。

首字母B

近义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故步自封

反义词推陈出新、标新立异、自我作故

感情抱残守缺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人守旧,不肯接受新事物。

解释残:残缺;不完整。缺:残破。指舍不得扔下破旧东西。也作“保残守缺”。

出处东汉 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例子这些似乎都是抱残守缺,汇集众说而成。(朱自清《经典常谈 周易第二》)

辨形“抱”,不能写作“报”。

辨析抱残守缺和“故步自封”、“墨守成规”;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但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革新;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肯上进;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英语retain what is old and outworn

俄语держáться за стáрое

法语se cramponner,s'attacher à ce qui est désuet et défectueux

日语役にたたない古いしきたりをいつまでも固守(こしゅ)する;保守的で革新しようとしない

头字

尾字

谜语:文物管理员


抱残守缺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形容人思想保守,不求进步,固执地守着陈旧的东西不放。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用来描述一个人或集体在思想、观念或行动上过于保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或新方法,坚持旧的、过时的观点或做法。
它通常用于批评那些不愿改变、固执己见的人。
3. 成语用法提示:
常用于批评那些思想僵化、不求创新的人或行为。
4. 成语辨析:
与“因循守旧”意思相近,但“抱残守缺”更侧重于描述对陈旧事物的执着和不愿改变的态度。
5.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汉书·刘歆传》,原文为“抱残守缺,挟古不化”。
二、成语故事:
“抱残守缺”这个成语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
当时,有一位名叫刘歆的学者,他研究古籍经典,但却过于执着于古人的观点和做法,不愿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
他的这种行为被后人称为“抱残守缺”,用来形容那些思想保守、不求进步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勇于接受新事物,不断进步,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爷爷总是抱残守缺,不愿意用智能手机,还是喜欢用老式的电话。
2. 老师说我们不能抱残守缺,要勇于尝试新事物。
3. 爸爸的朋友总是抱残守缺,不愿意接受新的工作理念。
4. 我们不能抱残守缺,要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5. 小红的妈妈抱残守缺,觉得传统的食物比新式的快餐更健康。
6. 老师告诉我们不能抱残守缺,要敢于创新。
7. 爷爷总是说以前的东西好,真是个抱残守缺的人。
8. 我们不能抱残守缺,要接受新的科技产品。
9. 那个公司因为管理层抱残守缺,最终被市场淘汰了。
10. 我们要学会接受新事物,不能一直抱残守缺。
B. 初中生造句:
1.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能抱残守缺,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
2. 那位老教授虽然学问渊博,但却抱残守缺,不愿接受新的学术观点。
3. 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那些抱残守缺的企业最终会被淘汰。
4. 我们应该摒弃抱残守缺的思想,勇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挑战。
5. 那位作家虽然名声在外,但她的作品却抱残守缺,缺乏新意。
6.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们不能抱残守缺,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7. 那位企业家因为抱残守缺,错失了市场发展的良机。
8. 我们不能总是抱残守缺,要敢于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9.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必须摒弃抱残守缺的观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10. 那位历史老师虽然知识丰富,但她的教学方法却抱残守缺,缺乏创新。
C. 高中生造句:
1.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不能抱残守缺,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2. 那位老艺术家虽然技艺高超,但却抱残守缺,不愿尝试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3.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那些抱残守缺的民族最终会被边缘化。
4. 我们应该摒弃抱残守缺的思维模式,勇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挑战。
5. 那位学者虽然学术造诣深厚,但她的研究却抱残守缺,缺乏跨学科的综合视角。
6.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不能抱残守缺,要敢于尝试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7. 那位企业家因为抱残守缺而错失了许多市场机遇和合作伙伴。
8. 我们不能总是抱残守缺而停滞不前要敢于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9.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我们不能总是抱残守缺而停滞不前要敢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挑战才能不断前进。
10.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我们不能总是抱残守缺而停滞不前要敢于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才能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