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暴戾恣睢的意思

bàosuī

暴戾恣睢

更新时间:2024-10-30 15:42:03


拼音bào lì zì suī

注音ㄅㄠˋ ㄌ一ˋ ㄗˋ ㄙㄨㄟ

正音“戾”,不能读作“lèi”;“睢”,不能读作“jū”。

首字母B

近义词为所欲为、穷凶极恶、横行霸道

反义词慈眉善目

感情暴戾恣睢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为人凶恶残暴,任意干坏事。

解释暴戾:残暴凶狠;恣睢:横行霸道。形容凶狠残暴;任意妄为。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雎,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

例子这位新官,或是慈祥恺恻,叫人感恩;或是暴戾瓷睢,叫人畏惧,做书的人,都不暇细表。(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二回)

辨形“睢”,不能写作“雎”。

英语extremely cruel and despotic

头字

尾字


暴戾恣睢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暴戾恣睢形容残暴凶狠,任意妄为。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残暴凶恶,不顾一切地放纵自己的欲望,为所欲为。
它通常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
3. 成语用法提示:
在书面语或口语中,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那些行为恶劣、无法无天的人。
使用时应注意语境的严肃性和批评性。
4. 成语辨析:
与“肆无忌惮”意思相近,但“暴戾恣睢”更侧重于描述人的性格中的残暴和狂妄。
5. 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用来形容项羽的性格和行为。
二、成语故事:
“暴戾恣睢”的故事源自《史记·项羽本纪》,描述了项羽在楚汉战争中的残暴行为。
项羽是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但在战争中,他常常以残暴手段对待敌人,甚至对自己的盟友和士兵也时常施以暴行。
他的性格被形容为“暴戾恣睢”,即残暴凶恶,为所欲为。
这个成语也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和工作中,用来形容那些行为恶劣、无法无天的人。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那个坏蛋总是暴戾恣睢,欺负小朋友,大家都怕他。
2. 爸爸告诉我,做人不能暴戾恣睢,要善良有爱心。
3. 哥哥说,如果小明继续暴戾恣睢,就没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了。
4. 老师批评那些暴戾恣睢的学生,希望他们能改正错误。
5. 同学们都不喜欢暴戾恣睢的小明,他总是一个人玩。
6. 老师说:
“如果你再暴戾恣睢,就要被学校开除了。
” 7. 姐姐劝弟弟不要暴戾恣睢,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8. 妈妈说:
“你要做一个善良的孩子,不能暴戾恣睢。
” 9. 爸爸工作很努力,他害怕自己变成暴戾恣睢的人。
10. 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友善,因为大家知道暴戾恣睢会让人讨厌。
B. 初中生造句:
1. 在这个法治社会里,任何暴戾恣睢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 尽管他有着出色的才华,但他依然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从不暴戾恣睢。
3. 在面对挑战时,他选择了冷静和理智,而不是暴戾恣睢的冲动行为。
4. 这个罪犯的暴戾恣睢行为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感。
5.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我们不能让暴戾恣睢的情绪控制自己。
6. 面对困难时,他选择了冷静应对而不是暴戾恣睢地发泄情绪。
7. 我们应该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在生活中暴戾恣睢。
8. 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因为暴戾恣睢而失去了所有的朋友和支持者。
9. 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应该避免使用暴戾恣睢的言辞和态度。
10.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应该努力避免任何形式的暴戾恣睢行为。
C. 高中生造句:
1. 他的生活哲学就是“不暴不躁”,与“暴戾恣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社会中,“暴戾恣睢”的现象依然存在,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和抵制这种不良行为。
3. 只有通过教育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减少“暴戾恣睢”现象的发生,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4. “暴戾恣睢”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侮辱,更是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破坏和威胁。
5. 我们应该深入反思“暴戾恣睢”的根源和危害,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和预防。
6. 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不暴不躁”的态度能够帮助我们保持冷静和理智,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
7. 我们应该倡导“不暴不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让社会更加文明和进步。
8.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暴不躁”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更加和谐和融洽的关系网。
9. 只有通过长期的自我修养和实践,“不暴不躁”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过程。

成语接龙顺接【睢】字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