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跋山涉水的意思

shānshèshuǐ

跋山涉水

更新时间:2024-10-31 18:54:58


拼音bá shān shè shuǐ

注音ㄅㄚˊ ㄕㄢ ㄕㄜˋ ㄕㄨㄟˇ

正音“涉”,不能读作“bù’。”。

首字母B

近义词风尘仆仆、翻山越岭

反义词一路顺风、朝发夕至

感情跋山涉水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翻山过海走长路。

解释跋:翻山越岭;涉:徒步过水。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也作“跋山涉川”。

出处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事实二》:“过家上冢,恳章尽得于哀荣;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

例子同样的青春,同样的年龄,有人跋山涉水,为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而感到莫大的幸福。(魏巍《路标》)

辨形“跋”,不能写作“拔”。

辨析跋山涉水和“翻山越岭”都有“旅途辛苦”的意思。跋山涉水表示既翻山又蹚水;“翻山越岭’只表示翻越过不少山头。

英语make an arduous journey

俄语продéлать дóлгий и трудный путь

日语山を越え,川を渡る

头字

尾字

谜语:长征


跋山涉水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跋山涉水指的是翻过山岭,蹚过河流,形容旅途艰辛或经历长途跋涉。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人们为了达成某个目标而经历的艰难困苦,强调旅途的辛苦和不易。
3. 成语用法提示:
在句子中,可以用“跋山涉水”来形容某人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经历的艰辛。
4. 成语辨析:
与“艰难险阻”意思相近,但“跋山涉水”更侧重于描述具体的旅行或跋涉过程。
5. 成语出处:
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经》中的“涉彼堇山,言采其芹”等,用以形容旅途的艰难。
二、成语故事:
“跋山涉水”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在追求学问、游历名山大川时,都经历了跋山涉水的艰辛。
例如,唐代诗人李白,他的诗作中常描绘自己游历各地的经历,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便体现了跋山涉水的精神。
此外,成语还与古代战争和迁徙有关,如“红军长征”,红军战士们跋山涉水,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些故事都传递了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爷爷为了找草药给奶奶治病,跋山涉水走了几十里路。
2. 探险队为了寻找失落的古城,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
3. 小明为了看望生病的外婆,跋山涉水走了很远的路。
4. 爸爸告诉我,他小时候为了上学,每天都要跋山涉水走好几里路。
5. 小红和她的朋友们约好去爬山,她们跋山涉水终于到达了山顶。
6. 爷爷年轻时曾跋山涉水去外地打工,养活了一家人。
7. 小明听说山里有个神秘的湖泊,决定跋山涉水去探险。
8. 小红在比赛中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她仍然跋山涉水坚持到了最后。
9. 运动员们在比赛中跋山涉水,最终成功冲过了终点线。
10. 小华为了找到一份工作,跋山涉水去了很多地方面试。
B. 初中生造句:
1. 他在创业过程中跋山涉水,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2. 为了找到灵感,她跋山涉水去了很多地方旅行。
3.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跋山涉水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4. 她在比赛中虽然多次落后,但凭借着跋山涉水的毅力最终赢得了冠军。
5.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学习那些历史人物跋山涉水的品质。
6. 他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难题,但他没有放弃,而是用跋山涉水的态度一一克服。
7. 面对失败和挫折,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要学习那些成功人士跋山涉水的精神。
8.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跋山涉水的精神去面对一切挑战。
9. 他虽然年纪大但经验丰富,凭借跋山涉水的毅力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10.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保持冷静和坚定学会跋山涉水的精神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C. 高中生造句:
1. “跋山涉水”不仅是个人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品质更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2. 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保持跋山涉水的精神就一定能实现目标。
3.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一颗跋山涉水的心才能不断前行。
4. 在历史长河中那些能够成就伟大事业的人往往都具备着跋山涉水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5. 在面对人生中的重大决策时我们需要冷静思考并坚定自己的信念做到跋山涉水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