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奔走呼号的意思

bēnzǒuháo

奔走呼号

更新时间:2024-10-31 18:53:13


拼音bēn zǒu hū háo

注音ㄅㄣ ㄗㄡˇ ㄏㄨ ㄏㄠˊ

首字母B

感情奔走呼号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引起人们的注意。

解释奔走:奔跑。呼号:叫喊。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

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17回:“一时奔走呼号,哭声遍野,扶老携幼,弃业抛家,都往内地乱窜。”

例子勇敢的国民,一经览到二十一条件,群以为亡国惨兆,就在目前,于是奔走呼号,力图挽救。(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二回)

英语go campaigning (for a cause)(go around crying out for help and support)

德语überall um Hilfe rufen(für eine Sache von Pontius zu Pilatus laufen)

头字

尾字


奔走呼号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奔走呼号是指奔走并高声呼喊,形容努力宣传或呼吁。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为了某种目标或信念而积极奔走宣传、呼吁,强调其付出的努力和热情。
3. 成语用法提示:
在句子中,可以用“奔走呼号”来描绘某人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积极努力。
4. 成语辨析:
与“奔走相告”意思相近,但“奔走呼号”更侧重于强调高声呼喊和呼吁。
5. 成语出处:
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孟子·滕文公上》,原文为“奔走呼号,亦不能达”。
二、成语故事:
“奔走呼号”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古代,那时人们为了争取权利、反抗压迫或传播信仰,常常需要奔走并高声呼喊以引起注意和共鸣。
例如,在农民起义、社会变革或宗教信仰的传播中,人们可能会使用“奔走呼号”的方式来传达信息、动员群众或表达自己的决心。
这些故事展示了“奔走呼号”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反映了人们对正义和信仰的执着追求。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为了保护环境,大家纷纷奔走呼号,呼吁大家减少使用塑料袋。
2. 革命先驱们为了民族的解放而奔走呼号,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 村民们为了修建学校,纷纷奔走呼号,最终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4. 学生们为了争取更好的学习环境,在学校门口奔走呼号,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5. 环保志愿者们在街头巷尾奔走呼号,希望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6. 运动员们为了国家的荣誉而奔走呼号,他们的努力令人感动。
7. 为了争取权益,工人们在工厂门口奔走呼号,最终取得了胜利。
8. 士兵们为了保卫国家而奔走呼号,他们的勇敢令人敬佩。
9. 科学家们为了人类的未来而奔走呼号,希望人们关注全球变暖的问题。
10. 艺术家们为了传播艺术而奔走呼号,他们的努力让更多人感受到了美的存在。
B. 初中生造句:
1. 为了抗议不公正的待遇,工人们进行了大规模的游走和呼喊,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2. 在政治变革的浪潮中,许多人为了理想和目标而奔走呼号,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3. 环保组织通过组织游行和呼喊来引起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取得了显著成效。
4.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消费者们纷纷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发声和呼喊,形成了强大的消费者力量。
5. 在宗教传播的过程中,信徒们常常需要四处游走和呼喊来宣传信仰和教义。
6. 学生们为了争取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而组织游行和呼喊活动,引起了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关注。
7. 在社会公益事业中,志愿者们通过奔走和呼喊来呼吁人们关注弱势群体和需要帮助的人们。
8. 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不断发声和呼喊,试图唤醒人们的觉悟和意识。
9. 在文化艺术的传播中,艺术家们通过游走和呼喊来宣传自己的作品和思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10. 在国际事务中,各国代表常常需要四处游走和呼喊来争取自己的利益和维护国际秩序的稳定。
C. 高中生造句:
1. 在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中,许多人奋不顾身地奔走呼号,他们的牺牲和努力最终换来了胜利的成果。
2. 面对社会不公和腐败现象,一些知识分子通过撰写文章和发表演讲来呼唤正义和改革的力量。
这种奔走呼号的行为虽然艰难却具有重要意义。
3.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传播的加速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奔走呼号”的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着它的形式和意义。
但无论如何变化其核心精神始终不变——那就是对正义、公平、真理的追求和坚守!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