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匕鬯不惊的意思

chàngjīng

匕鬯不惊

更新时间:2024-10-30 10:10:10


拼音bǐ chàng bù jīng

注音ㄅ一ˇ ㄔㄤˋ ㄅㄨˋ ㄐ一ㄥ

正音“匕”,不能读作“bì”。

首字母B

近义词鸡犬不宁、秋毫无犯、纪律严明

反义词兵匪不分

感情匕鬯不惊是褒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镇定自若,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解释匕:羹匙;鬯:古时用郁金草酿黑黍而制成的祭祀用的香酒。匕鬯:借指祭祀。原指宗庙祭祀不受惊扰。

出处唐 杨炯《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出身事主,元良永固于万邦;束发登朝,匕鬯不惊于百里。”

例子赣、宁之乱,坐镇上游,匕鬯不惊,指挥若定。(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六回)

辨形鬯,上部不能写作“凶”。

英语sacrificial offerings to ancestors at the ancestral shrines must not be disturbed

头字

尾字


匕鬯不惊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匕鬯不惊指的是在面临变故或危机时,能够保持镇静和从容,不惊慌失措。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一种礼仪,即在举行祭祀时,如果匕首和汤镒都没有被触动,说明祭祀者没有受到任何惊吓或干扰,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态度。
它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变故时能够保持冷静,不惊慌失措。
3. 成语用法提示: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的镇定自若和从容不迫的态度。
例如:
“在紧急情况下,他依然匕鬯不惊,展现出出色的领导才能。
” 4. 成语辨析:
与“镇定自若”和“从容不迫”等成语相似,但“匕鬯不惊”更侧重于在面临变故或危机时的镇静表现。
5.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大东》:
“匕鬯亦职,匍匐救之。
”意思是即使在发生变故时,也要保持镇定,完成自己的职责。
二、成语故事:
“匕鬯不惊”的故事源自古代礼仪。
在古代中国,祭祀是一种重要的仪式活动。
在祭祀过程中,如果匕首和汤镒都没有被触动,说明祭祀者没有受到任何惊吓或干扰。
这个故事成为了形容人在面临困难或变故时能够保持冷静的重要成语。
它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礼仪的尊重和追求,以及面对困境时的从容和镇定。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在火灾现场,消防员们匕鬯不惊地执行任务,保护着大家的安全。
2. 地震发生时,大家虽然害怕,但老师依然保持匕鬯不惊的态度,指导我们安全撤离。
3. 面对突如其来的考试,她依然能够匕鬯不惊地答题。
4. 即便是在紧张的比赛中,他也能做到匕鬯不惊,发挥出色。
5. 看到家里来了小偷,妈妈虽然害怕,但还是努力保持匕鬯不惊,悄悄拨打了报警电话。
6.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保持匕鬯不惊的态度,冷静应对。
7. 在谈判桌上,他始终保持着匕鬯不惊的冷静态度,最终赢得了对手的尊重。
8. 她的演讲虽然时间很短,但内容精彩纷呈,让人在结束时仍感到匕鬯不惊的震撼。
9. 即便是在危机四伏的战场上,他也能做到匕鬯不惊,指挥战斗。
10. 他的书法技艺精湛至极,每次挥毫泼墨都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匕鬯不惊与从容。
B. 初中生造句:
1. 在得知自己获得奖学金后,他仍然保持了匕鬯不惊的态度,继续努力学习。
2. 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公司高层依然能够匕鬯不惊地制定应对策略。
3. 即便是在最紧张的时刻,他也能够保持匕鬯不惊的镇定自若。
4. 她的演技精湛至极,在舞台上无论遇到什么突发情况都能保持匕鬯不惊的从容。
5. 在得知自己考上理想大学后,他并没有过分激动而是保持了匕鬯不惊的冷静态度。
6. 即便是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他也能做到匕鬯不惊从容应对每一个挑战。
7. 他的棋艺高超在比赛中无论遇到什么困境都能保持匕鬯不惊的镇定自若最终赢得胜利。
8. 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时她能够迅速调整自己做到匕鬯不惊从容应对每一个难关。
9. 他的演讲风格沉稳大气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匕鬯不惊与从容自信。
10. 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故时他总是能够保持匕鬯不惊的淡定从容让人佩服不已。

成语接龙顺接【惊】字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