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闭关锁国的意思

guānsuǒguó

闭关锁国

更新时间:2024-10-31 18:48:05


拼音bì guān suǒ guó

注音ㄅ一ˋ ㄍㄨㄢ ㄙㄨㄛˇ ㄍㄨㄛˊ

正音“锁”,不能读作“shuǒ”。

首字母B

近义词闭关自守、故步自封

反义词门户开放、面向世界

感情闭关锁国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表示保守,不与外国交往。

解释闭;关闭;关:关口;锁:封锁。封锁关口;关闭国境。指封锁国境;不与外国通商往来。

出处《周易 复》:“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例子严复的“译事三难信达雅”为打破闭关锁国,西学东渐开了先河。(柯灵《<近代文学丛谈>序》)

辨形“闭”,不能写作“闲”。

辨析闭关锁国和“闭关自守”;都可以表示“不与外国往来”。但“闭关自守”语义范围广;可泛指不与外界往来。

英语close the communications at the borders(lock one's doors against the world)

德语Abkapselung gegen das Ausland

头字

尾字


闭关锁国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闭关锁国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外界隔绝,不与他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用来描述那些封闭自己、不开放、不与世界接轨的政策或行为。
它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因害怕外界影响而自我封闭的做法。
3. 成语用法提示:
在使用“闭关锁国”时,要注意它指向的是国家或地区的政策或行为,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封闭、不开放的行为。
4. 成语辨析:
与“固步自封”意思相近,但“闭关锁国”更侧重于形容国家或地区的对外政策。
5. 成语出处:
该成语源自中国历史上的“闭关锁国”政策,特指清朝时期实行的限制对外贸易和对外交流的政策。
二、成语故事:
“闭关锁国”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历史上的“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时期,为了防范外来侵略和保持统治稳定,清政府实行了严格的对外贸易和对外交流限制。
他们关闭了大部分港口,只允许在广州等少数地方进行有限的对外贸易,并设立了严格的检查制度。
这种政策使得中国逐渐与世界隔绝,错失了与外界交流和学习先进科技文化的机会。
后来,人们用“闭关锁国”来形容那些封闭自己、不开放、不与世界接轨的行为。
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开放和交流是进步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不能因害怕外界影响而自我封闭。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老师告诉我们不能闭关锁国,要学习别人的优点。
2. 爸爸说他小时候村子很闭塞,就像闭关锁国一样。
3. 我们不能总是待在家里不出去玩,那样就成了闭关锁国的小朋友了。
4. 爷爷说以前国家闭关锁国,错过了很多发展的机会。
5. 我们要像大海一样宽广,不能闭关锁国。
6. 学校不能总是关着门教学,那样就太像闭关锁国了。
7. 妈妈说我们要多出去走走,不能一直闭关锁国在家里。
8. 我们要学习新知识,不能一直闭关锁国在书本里。
9. 小明说他喜欢旅游,因为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不像闭关锁国的人。
10. 我们要有开放的心态,不能闭关锁国地只接受自己的文化。
B. 初中生造句:
1. 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都不能闭关锁国,否则将落后于时代。
2.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3. 面对新技术和新思想,我们不能闭关锁国,要勇于接受和学习。
4. 我们要有国际视野,不能仅局限于本国的发展,更不能闭关锁国。
5.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闭关锁国只会导致落后和挨打。
6. 有些国家试图通过闭关锁国的政策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但往往适得其反。
7. 真正的强大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开放包容、不断学习进步。
8. 我们要有自信开放的心态,不能因害怕外部竞争而闭关锁国。
9. 在面对外部压力和挑战时,我们不能选择闭关锁国来逃避问题。
10. 闭关锁国只会让我们错过与世界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C. 高中生造句:
1. 历史上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与世界脱轨,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2.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闭关锁国无异于作茧自缚、自食恶果。
3. 我们应该借鉴历史上的教训,避免重蹈闭关锁国的覆辙。
4. 面对机遇和挑战时,我们不能像清朝那样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5. 开放与合作才是发展的正道,任何形式的闭关锁国都是短视的行为。
6. 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孤立于世界之外而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7. 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开放的心态来应对外部挑战和机遇而不是选择闭关锁国。

成语接龙顺接【国】字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