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兵不厌诈的意思

bīngyànzhà

兵不厌诈

更新时间:2024-10-30 10:50:35


拼音bīng bù yàn zhà

注音ㄅ一ㄥ ㄅㄨˋ 一ㄢˋ ㄓㄚˋ

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首字母B

近义词兵不厌权

反义词先礼后兵

感情兵不厌诈是中性词。

用法主谓式;作主语、宾语;用于采用迷惑敌人的方法战胜敌人。

解释诈:蒙骗。用兵作战可以经常使用伪装;以迷惑对方。在兵法中被称作诈。比喻在作战时战胜敌人;要靠谋略。

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例子若说兵不厌诈,诸葛亦无如此之阵图,若说幻不厌深,偃师亦无如此之机械。(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

辨形“诈”,不能写作“炸”。

英语There can never be too much deception in war.

俄语В воéнном дéле хитрость не исключáется

日语戦(いとさ)はいつわりをいとわない,軍事には正道だけを踏まず,奇計を用いて勝を制してもかまわない

头字

尾字

谜语:军事骗子


兵不厌诈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用兵作战时,要善于用计谋迷惑对方,使对方产生错觉,做出错误的判断。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难一》,原文是“夫兵不厌诈,故齐燕相辟也”,意思是在战争中,用兵作战时,要善于用计谋和欺骗手段来迷惑对方,让对方产生错觉,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达到战胜对方的目的。
3. 成语用法提示:
多用于军事、政治等需要运用计谋和策略的领域,也常用于商业、人际交往等场合。
4. 成语辨析:
与“兵贵神速”不同,“兵不厌诈”更强调用计谋迷惑对方,而“兵贵神速”则强调迅速行动。
5. 成语出处:
《韩非子·难一》。
二、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和燕国交战。
齐国将领田忌采用孙膑的计策,用“减灶”的假象迷惑燕军,导致燕军将领误以为齐军兵力不足,于是放松警惕,结果被齐军大败。
这就是“兵不厌诈”的典故。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战争中的“兵不厌诈”,让士兵们学会了如何用假动作迷惑敌人。
2. 爸爸告诉我,在棋盘上“兵不厌诈”,要学会用假象迷惑对手。
B. 初中生造句:
1. 在商业谈判中,“兵不厌诈”,我们要学会用巧妙的语言和策略来争取自己的利益。
2. 足球比赛中,“兵不厌诈”,教练常常用假动作来迷惑对手,从而取得进球的机会。
C. 高中生造句:
1. 政治斗争中,“兵不厌诈”,只有善于用计谋和策略,才能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2. 在国际关系中,“兵不厌诈”,各国都在通过外交手段来展示自己的实力,试图在竞争中占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