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冰炭不投的意思

bīngtàntóu

冰炭不投

更新时间:2024-10-25 14:27:52


拼音bīng tàn bù tóu

注音ㄅ一ㄥ ㄊㄢˋ ㄅㄨˋ ㄊㄡˊ

首字母B

近义词冰炭不同器

反义词水乳交融

感情冰炭不投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彼此不相容。

解释投:投合。比喻彼此合不来。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5回:“今日见面,原想得一知己,岂知谈了半天,竟有些冰炭不投。”

例子今日见面,原想得一知己,岂知谈了半天,竟有些冰炭不投。(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五回)

英语as opposite as ice and charcoal

头字

尾字


冰炭不投的意思


零、成语翻译:
1. 英文翻译:
The combination of ice and fire cannot be reconciled. 2. 俄文翻译:
Смерть с огнестрельным оружием. 3. 法文 translation: Mort par fusillade. 4. 德文 translation: Tod durch Maschinengewehr.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比喻彼此关系不合,相互对立。
2. 详细释义:
此成语用来描述两种事物或观念之间极端的不相容或对立,如同冰与炭一样无法共存。
3. 成语用法提示:
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之间的冲突或矛盾。
4. 成语辨析:
与“水火不容”意思相近,但“冰炭不投”更侧重于描述两种事物的极端对立,而“水火不容”更侧重于描述两种力量的相互排斥。
5. 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汉书·杨恽传》。
二、成语故事:
‘冰炭不投’的故事发生在汉代,有一位名叫杨恽的官员。
他性格刚直,与当时的权贵们格格不入。
有一次,他上书皇帝,批评了权贵们的腐败行为。
权贵们非常生气,联合起来要陷害他。
皇帝最终听信了权贵们的谗言,将杨恽处死。
从此,‘冰炭不投’这个成语便被广泛流传开来,用来形容彼此关系不合,相互对立。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爸爸和妈妈总是冰炭不投,家里经常吵架。
2. 我和小明是好朋友,我们从不冰炭不投。
3. 老师批评了小明,小明觉得很委屈,因为他并没有冰炭不投的行为。
4. 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不要总是冰炭不投。
5. 小华和小丽是同桌,但她们经常冰炭不投,影响学习。
6. 我们应该团结友爱,不要冰炭不投。
7. 小明和小华虽然性格不同,但他们能够互相包容,从不冰炭不投。
8. 我们要学会和谐相处,不要总是冰炭不投。
9. 在班级里,我们要互相帮助,不要冰炭不投。
10.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不要做出冰炭不投的事情。
B. 初中生造句:
1. 在那个重要的会议上,两个公司的意见总是冰炭不投,导致合作难以进行。
2. 他和她的性格差异很大,经常冰炭不投,但他们都努力维持着友谊。
3. 在那个项目中,团队内部的分歧导致大家经常冰炭不投,影响了项目的进展。
4. 她的文章总是那么深刻,让一些读者感到冰炭不投,无法接受。
5. 在那个辩论中,双方的观点总是冰炭不投,难以达成共识。
6. 他的演讲风格总是那么独特,让人有时感到冰炭不投,难以接受。
7. 在那个重要的谈判中,双方的利益总是冰炭不投,难以找到共同点。
8. 在那个艺术创作中,他运用的手法让一些人感到冰炭不投,无法接受。
9. 在那个重要的决策中,领导们的意见总是冰炭不投,难以做出决定。
10. 在那个重要的创作中,他运用的元素让一些人感到冰炭不投,但他坚信自己的创新是正确的。
C. 高中生造句:
1. 在那个学术研究中,两种理论总是冰炭不投,难以融合。
2. 在那个艺术展览中,他的画作风格让一些观众感到冰炭不投,但正是这种独特性让他脱颖而出。
3. 在那个创新大赛中,他的方案与评委的意见总是冰炭不投,但最终赢得了比赛。
4. 在那个重要的研究中,他们的方法总是那么独特和前卫,让同行们感到冰炭不投。
5. 在那个文学作品中,她的文字让一些读者感到冰炭不投,但正是这种独特性让她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6. 在那个重要的演讲中,他的观点总是那么独特和深刻,让听众们感到冰炭不投。
7. 在那个重要的创作中,他运用的手法让一些人感到冰炭不投,但他坚信自己的创新能够改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