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比权量力的意思

quánliàng

比权量力

更新时间:2024-10-29 16:24:35


拼音bǐ quán liàng lì

注音ㄅ一ˇ ㄑㄨㄢˊ ㄌ一ㄤˋ ㄌ一ˋ

首字母B

近义词权衡轻重

感情比权量力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权衡轻重得失。

解释比:比较;量:估量。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

出处汉 贾谊《过秦论上》:“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例子设我中国至此时而不一变,安能埒于欧洲诸大国,而与之比权量力也哉!清·王韬《变法中》

头字

尾字


比权量力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比权量力指比较衡量各方面的实力和条件。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用于描述对各方面的能力、资源、条件等进行比较和评估的过程,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或判断。
3. 成语用法提示:
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决策或评估过程中的理性分析,强调对各方面条件的全面考虑。
4. 成语辨析:
与“权衡利弊”意思相近,但“比权量力”更侧重于实力的比较和评估,而“权衡利弊”则更侧重于利弊的对比。
5. 成语出处:
该成语来源于古代军事和政治策略中的评估与决策过程。
二、成语故事:
“比权量力”这个成语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古代军事家们在进行战争部署和策略规划时的情景。
他们通常需要比较敌我双方的实力,包括兵力、装备、地形等因素,以便制定出克敌制胜的战术。
例如,在《孙子兵法》中,孙子就强调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重要性,即要充分了解自己和敌人的实力,才能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做任何决策或行动之前,都需要对各方面的实力和条件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评估。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老师让我们比较两个队伍的实力,看哪支队伍更适合参加拔河比赛。
2. 爸爸在买车时,比权量力后选择了性价比最高的车型。
3. 我们在做项目计划时,需要比权量力,确保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4. 他在应聘新工作时,比权量力后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职位。
5. 比赛前,教练让队员们比权量力,找出自己的优势项目。
6. 我们在搬家前,比权量力后决定租一辆大卡车来运东西。
7. 哥哥在选大学时,比权量力后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8. 她在买东西时,总是比权量力,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商品。
9. 我们在做决策时,需要比权量力,确保每个选择都是明智的。
10. 他们在投资前,比权量力后选择了风险较小的项目。
B. 初中生造句:
1. 在竞选班长时,他需要比权量力,看看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这个职务。
2. 公司在招聘新员工时,会进行面试和测试,以便比权量力,选出最合适的人选。
3. 在制定战略计划时,我们需要比权量力,分析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4. 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他比权量力后选择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
5. 在购买股票前,投资者需要比权量力,评估不同股票的风险和收益。
6. 在准备考试时,我们需要比权量力,看看哪些科目是强项,哪些是弱项。
7. 在安排工作任务时,经理需要比权量力,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
8. 在参加比赛前,我们需要比权量力,看看自己的实力是否足够应对挑战。
9. 在制定预算时,我们需要比权量力,确保资金得到合理分配和使用。
10. 在选择旅行目的地时,我们需要比权量力,考虑各种因素如费用、时间、安全等。
C. 高中生造句:
1. 在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时,政府需要比权量力,确保各项政策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
2. 在选择职业道路时,我们需要比权量力后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3. 在应对国际竞争时,各国需要比权量力后采取合适的策略和行动以维护自身利益。

成语接龙顺接【力】字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