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比物连类的意思

liánlèi

比物连类

更新时间:2024-10-29 16:57:03


拼音bǐ wù lián lèi

注音ㄅ一ˇ ㄨˋ ㄌ一ㄢˊ ㄌㄟˋ

首字母B

近义词分门别类

感情比物连类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进行排比归纳。

解释比物:比喻;连:连缀;类:相同的事物。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然其连类比物,有足悲者,亦可谓抗直不挠。”

例子每下笔,乃如文人才士就题,赋咏词源衮衮出于毫端,比物连类,激昂顿挫,无所不有。宋·赵佶《宣和画谱·山水三》

英语compare something with those of the kind

头字

尾字


比物连类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比物连类是指将事物按照某种相似性进行归类或比较。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用来描述人们通过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来认识和理解它们。
它强调通过类比的方法来推理和解释事物,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 成语用法提示:
常用于教育、学术讨论或日常交流中,通过比较不同事物来阐明观点或说明问题。
4. 成语辨析:
与“类比推理”意思相近,但“比物连类”更侧重于描述一种归类或比较的过程。
5. 成语出处:
该成语的出处不详,但可以从其字面意思推测其源于对事物之间相似性的比较和归类。
二、成语故事:
“比物连类”这个成语虽然没有确切的历史故事作为背景,但它所传达的通过比较和归类来认识事物的方法,与古代哲学家和教育家的思想相契合。
例如,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就强调通过类比来理解和解释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
这些思想家的论述和教学方法,正是“比物连类”这一成语生动体现。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我们可以通过比物连类的方法来学习不同的动物,比如猫和老虎都很凶猛,但老虎是森林之王。
2. 数学课上,老师用比物连类的方法教我们分数,说它就像我们分苹果一样。
3. 爸爸告诉我,读书要像比物连类一样,把不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
4.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我们可以用比物连类的方法观察大自然的变化。
5. 在画画时,我试着把不同的颜色比物连类,让它们看起来更和谐。
6. 哥哥说学习历史要用比物连类的方法,把不同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看。
7. 老师让我们用比物连类的方法写一段话,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季节。
8. 在做科学实验时,我们要用比物连类的方法找出不同物质之间的共同点。
9. 弟弟喜欢用比物连类的方法玩拼图,把相似的图案放在一起。
10. 姐姐告诉我,写作文时可以用比物连类的方法,把不同的段落联系起来。
B. 初中生造句:
1. 在学习生物时,我们常用比物连类的方法将不同物种的习性进行比较。
2. 数学中的几何图形可以通过比物连类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3. 哲学家常常用比物连类的方法来阐述他们的思想,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理论。
4. 在研究社会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比物连类的方法找出不同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似性。
5. 通过比物连类的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和象征。
6. 在学习历史时,我们常用比物连类的方法将不同时期的政治事件进行比较。
7. 科学家在研究新领域时,常常运用比物连类的方法来发现不同现象之间的共同点。
8. 在设计新产品时,我们需要用比物连类的方法来找出用户需求之间的相似性。
9. 在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比物连类的方法将不同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10. 在进行市场分析时,我们可以用比物连类的方法找出竞争对手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
C. 高中生造句:
1. 在哲学上探讨存在与意识的关系时,可以运用比物连类的方法将两者与物理世界中的现象进行类比。
2.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可以通过比物连类的方法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进行比较,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角色性格和命运。
3. 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比物连类的方法进行探究,以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
4. 在历史进程中考察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时,可以运用比物连类的方法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5. 个人成长中的自我认知与行为表现可以通过比物连类的方法进行反思和调整,以达成个人目标。
6. 在现代社会中探讨科技伦理与人类道德的关系时,可以运用比物连类的方法来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7. 环境保护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比物连类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制定更有效的保护策略。
8. 在艺术欣赏中体验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时,可以运用比物连类的方法来感受两者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9. 在国际关系中考量和平与发展时,可以运用比物连类的方法来寻找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促进全球繁荣的关键要素。
10. 在学术研究中运用比物连类的方法可以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跨界整合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