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博采众长的意思

cǎizhòngcháng

博采众长

更新时间:2024-11-01 15:04:34


拼音bó cǎi zhòng cháng

注音ㄅㄛˊ ㄘㄞˇ ㄓㄨㄥˋ ㄔㄤˊ

正音“众”,不能读作“zòng”。

首字母B

近义词集思广益

反义词自以为是、刚愎自用

感情博采众长是中性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吸收别人的长处。

解释博:广泛;采:采纳;长:长处;优势。广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优点、长处。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例子他对学生、画友,从不以我画线,而是主张博采众长,自立门户。(黄胄《怀念望云老师》)

辨形“博”,不能写作“搏”。

英语collect widely all good qualities

头字

尾字


博采众长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博采众长指的是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或优点,结合多种不同的思想、方法或技能,以取得更好的成果或效果。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强调从多方面吸取知识和经验,不局限于单一的观点或方法,通过整合各种资源,达到更好的效果。
它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或组织在做事时能够充分考虑并采纳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 成语用法提示:
在描述某人或某团队善于吸取各方意见,能够整合不同资源以取得更好成果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4. 成语辨析:
与“集思广益”意思相近,但“博采众长”更侧重于强调从多方面吸取长处,而“集思广益”则更侧重于强调集中大家的智慧来解决问题。
5.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没有特定的历史出处,但可以从古代中国对学问和智慧的重视中找到其思想根源。
二、成语故事:
“博采众长”的故事虽然没有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或事件作为背景,但可以从古代先贤的智慧中汲取灵感。
例如,孔子曾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体现了博采众长的精神,即无论谁都有自己的长处,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又如《礼记·学记》中提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这句话强调了通过学习和交流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从他人那里吸取经验,达到博采众长的效果。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老师让我们博采众长,把大家的好点子都收集起来做最好的作业。
2. 爸爸告诉我,写书法要博采众长,学习不同书法家的优点。
3. 我们小组在做项目时,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好建议,最后我们博采众长完成了任务。
4. 小明在画画时喜欢博采众长,把不同风格的作品融合到一起。
5. 爷爷说:
“做菜也要博采众长,试试不同的调料和做法。
” 6. 我们在写作文时,老师告诉我们要博采众长,多看多听多说。
7. 哥哥说:
“我们不能只学一种乐器,要博采众长。
” 8. 小红在准备演讲时,博采众长,结合了大家的好建议。
9. 我们不能只看一本书就认为自己是专家,要博采众长。
10. 我们要多听别人的意见,不能总是自以为是,要博采众长。
B. 初中生造句:
1. 在设计新产品时,我们需要博采众长,结合不同领域的创新技术。
2. 公司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强调要博采众长,从竞争对手那里学习经验。
3. 在研究课题时,我们不能只依赖自己的思考,要博采众长,参考他人的研究成果。
4. 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方案,还要博采众长,听取他人的意见。
5.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常常通过博采众长来丰富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技巧。
6. 在组织团队项目时,我们鼓励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博采众长以提高工作效率。
7. 在教育领域,教师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教学方法,以博采众长提高教学质量。
8. 在创新过程中,企业不应局限于单一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而应博采众长拓展创新空间。
9. 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政府需要倾听各方声音并博采众长以制定更合理的政策。
10. 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来博采众长推动科学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