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博览群书的意思

lǎnqúnshū

博览群书

更新时间:2024-10-30 15:31:55


拼音bó lǎn qún shū

注音ㄅㄛˊ ㄌㄢˇ ㄑㄨㄣˊ ㄕㄨ

正音“博”,不能读作“bé”。

首字母B

近义词博学多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反义词不学无术、才疏学浅、目不识丁

感情博览群书是中性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识渊博的人。

解释览:观看;阅读。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学识渊博。也作“博览群籍”。

出处《周书 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例子(1)许多学者都能博览群书,广采众家之长。
(2)我国许多大教授都是博览群书,智慧过人。

辨形“览”,不能写作“揽”。

英语learned and capable

日语広くいろいろな書物を読む

头字

尾字


博览群书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博览群书指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学识渊博,见多识广。
2. 详细释义:
博览群书不仅指阅读的数量多,还强调阅读的种类广泛,涵盖不同领域的知识。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学识渊博,见多识广,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
3. 成语用法提示:
多用于描述个人的学识、阅读经验或知识面,也常用于鼓励他人多读书、广纳知识。
4. 成语辨析:
与“学富五车”意思相近,但“博览群书”更侧重于阅读书籍的广泛性和多样性,而“学富五车”则更强调学识的丰富和深厚。
5. 成语出处:
该成语源自中国古代对学识渊博者的赞誉,强调通过阅读书籍来获取知识的重要性。
二、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李博的学者,他热爱读书,对各类书籍都充满好奇。
无论是历史、哲学、文学还是科学,他都广泛涉猎,博览群书。
李博通过不断阅读,积累了深厚的学识,成为当时著名的学者。
他的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博览群书”这一成语的原型。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热爱阅读、学识渊博的人。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老师说:
“要想成为博学多才的人,就要博览群书。
” 2. 我喜欢博览群书,因为这样可以学到很多新知识。
3. 爸爸告诉我,博览群书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
4. 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像李博那样博览群书的学者。
5. 我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因为博览群书让我感到快乐。
6. 妈妈希望我能博览群书,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7. 在图书馆里,我博览群书,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
8. 我喜欢和朋友一起讨论我们博览群书的收获。
9. 老师表扬了我,说我是一个博览群书的好孩子。
10. 我知道博览群书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所以我每天都读书。
B. 初中生造句:
1. 在这部历史剧中,‘博览群书’的学者形象被塑造得十分鲜明,让人印象深刻。
2. 只有像李博那样‘博览群书’的学者才能写出有深度的论文。
3. 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博览群书’成为了我们获取知识和见解的重要途径。
4. 我们应该学习李博的精神,做一个‘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的人。
5. 她的文章以‘博览群书’为主题,探讨了知识的重要性。
6. 在这个团队中,‘博览群书’的成员总能提出有见地的意见。
7. 只有像李博那样‘博览群书’的领导才能带领团队走向成功。
8. 他以‘博览群书’的形象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9. 在这部小说中,‘博览群书’的主人公展现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10. 我们应该尊重并学习那些‘博览群书’、知识丰富的人。
C. 高中生造句:
1. 在这篇论文中,‘博览群书’被深入剖析了其对于个人成长和学术发展的重要性。
2. 作为一名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我们应该像李博那样‘博览群书’,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3.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博览群书’成为了我们保持竞争力和适应性的关键。
4. 只有像李博那样‘博览群书’的人才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立足。
5. 他的演讲以‘博览群书’为切入点,深刻探讨了知识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6.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博览群书’被视为提升个人素养和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
7. 她的小说以李博为原型,展现了‘博览群书’对于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8.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里,‘博览群书’的精神仍然是我们追求知识、提升自我的重要动力源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