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耻下问的意思

chǐxiàwèn

不耻下问

更新时间:2024-10-31 18:56:56


拼音bù chǐ xià wèn

注音ㄅㄨˋ ㄔˇ ㄒ一ㄚˋ ㄨㄣˋ

正音“问”,不能读作“wén”。

首字母B

近义词谦虚谨慎、不矜不伐、功成不居

反义词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

感情不耻下问是褒义词。

用法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解释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例子在学习上,我们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辨形“耻”,不能写作“尺”。

英语stoop to ask questions from common people

俄语не стыдиться спрáшивать у других

法语condescendre à,ne pas avoir honte de,ne pas rougir de consulter un inférieur

日语下問(かもん)を耻(は)じない,自分より下の人に教えを請うのを耻(はじ)としない

头字

尾字

谜语:向乞丐讨教


不耻下问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不耻下问指的是向地位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而不认为有失体面。
形容人谦虚好学,不以向他人请教为耻。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儒家思想,强调尊重他人、虚心求教的重要性。
在现代,它常被用来赞扬那些能够放下身段、虚心向他人学习的人。
3. 成语用法提示:
在句子中,可以用“不耻下问”来称赞那些谦虚好学、不耻于向他人请教的人。
4. 成语辨析:
与“谦虚谨慎”相近,但“不耻下问”更侧重于描述人虚心向地位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的行为。
5. 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论语·子张》,原文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二、成语故事:
“不耻下问”的故事源自儒家经典《论语》中的一段话。
孔子在评价弟子时,提到了一种高尚的品质——不耻下问。
孔子认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尊重他人、虚心求教,不论对方的地位或学问如何。
他强调,只有不断向他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
这个故事鼓励人们放下身段、虚心向他人请教,以实现自我提升和成长。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小明向老师不耻下问,终于弄懂了难题。
2. 小红不懂就问,从不耻下问。
3. 老师说我们应该像孔子一样不耻下问。
4. 哥哥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是向邻居的小朋友请教,真是个不耻下问的好榜样! 5. 我们要学习老师不耻下问的精神。
6. 小华在数学上遇到难题时,总是主动向班上的同学请教,真是个不耻下问的好学生。
7. 小李在学习上从不耻下问,总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8. 我们要做一个不耻下问的好孩子,不懂就问。
9. 爸爸告诉我,做学问一定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10. 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学会不耻下问,向他人寻求帮助。
B. 初中生造句:
1. 在学术研究中,我们必须保持一种不耻下问的态度,才能不断进步。
2. 尽管他已经是个专家了,但他仍然保持着不耻下问的精神,不断向他人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3. 在职场上取得成功的人往往都具备不耻下问的品质,他们愿意向比自己年轻或资历浅的人请教问题。
4. 我们应该学习那些不耻下问的运动员们,他们在训练中总是积极寻求教练和队友的指导。
5.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只有保持不耻下问的态度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6. 作为一名领导者应该具备不耻下问的能力善于倾听下属的意见和建议。
7. 他从不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多少所以总是保持着不耻下问的态度。
8. 我们应该像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一样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不耻下问的求知欲。
9. 在团队中我们应该鼓励成员们相互学习、相互请教形成不耻下问的良好氛围。
10.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时不要害怕向别人请教因为“不耻下问”才是进步的关键。
C. 高中生造句:
1.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拥有“不耻下问”的勇气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个人价值。
2. 虽然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他依然保持着“不耻下问”的态度不断向他人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3.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里只有拥有“不耻下问”的精神才能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淘汰。
4.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向老师请教的机会因为“不耻下问”是我们获取知识和成长的必经之路。
5.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尊重不同背景的人并善于从他们身上学习因为“不耻下问”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之一。

成语接龙顺接【问】字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