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耻最后的意思

chǐzuìhòu

不耻最后

更新时间:2024-10-24 15:54:34


拼音bù chǐ zuì hòu

注音ㄅㄨˋ ㄔˇ ㄗㄨㄟˋ ㄏㄡˋ

首字母B

反义词不甘落后

感情不耻最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解释不耻:不以为羞耻。不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例子记得韩非子曾经教人以竞马的要妙,其一是‘不耻最后’。(鲁迅《华盖集 补白》)

头字

尾字

谜语:最后一名马拉松赛运动员


不耻最后的意思


零、成语翻译:
1. 英文翻译:
not ashamed to admit being the last。
2. 俄文翻译:
Не стыдно признаться последним。
3. 法文翻译:
Pas honteux d'admettre d'être dernier。
4. 德文翻译:
Nicht schämen sich, der Letzte zu sein。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不以为耻,表示不因为处于最后或最后一名而感到羞耻。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对于自己的位置或成绩,即使是最后或最差的,也不感到羞耻或自卑,反而能够坦然接受并努力改进。
它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不气馁的态度。
3. 成语用法提示:
常用于描述人的态度或行为,强调其不因为落后而气馁,而是积极面对并努力改进。
4. 成语辨析:
与“耻落最后”意思相近,但“不耻最后”更侧重于强调不因为处于最后而感到羞耻的态度,而“耻落最后”则更侧重于强调以落到最后为耻。
5.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不详,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用它来形容那些面对失败或落后时能够保持积极态度的人。
二、成语故事:
‘不耻最后’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学者。
这位学者在学术上一直努力钻研,即使有时在研究中落后或遇到困难,他也从不气馁,而是认为这些都是成长的机会。
他坚信只要不断前进,总有一天会达到自己的目标。
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那些即使处于最后也不感到羞耻,而是继续努力前进的人。
它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不断前进。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虽然我在这次比赛中得了最后一名,但我不耻最后,我会继续努力练习的。
2. 哥哥说他不耻最后,所以每次考试后他都能从错误中学习并进步。
3. 我看到那个运动员虽然落后了,但他仍然坚持跑完全程,真是个不耻最后的榜样。
4. 老师说我们要学习不耻最后的精神,即使成绩不理想也要坚持努力。
5. 小明在班级的跑步比赛中得了最后一名,但他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努力地训练。
6. 我希望我能像那个冠军一样,即使开始时处于最后,也能通过努力成为第一名。
7. 爸爸告诉我,不耻最后是成功的第一步,因为每个人都必须从失败中学习。
8. 姐姐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中虽然没拿到第一名,但她从不觉得丢脸,总是积极准备下一次比赛。
9. 我们要学习那些不耻最后的运动员,即使跌倒也要勇敢地站起来继续比赛。
10. 在学习上,我们不能怕困难,更不能耻于落后,要时刻保持不耻最后的态度。
B. 初中生造句:
1.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只有那些不耻最后的人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2. 尽管他在比赛中落后了,但他仍然坚持完成了比赛,展现了一种不耻最后的精神。
3. 她从不因为自己的成绩不理想而感到羞耻,反而认为这是提高自己的机会。
4. 真正的成功者往往是那些即使处于劣势也不放弃,坚持到最后的人。
5. 面对挑战和失败时,我们应该保持不耻最后的态度,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6. 他以不耻最后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困难,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7. 在团队中,每个成员都应该具备不耻最后的精神,这样才能共同推动团队向前发展。
8. 她从不因为自己的失败而气馁,反而认为这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
这种不耻最后的态度让她不断进步。
9. 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要敢于挑战自己展现出不耻最后的精神力量。

10.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勇于面对挑战展现出不耻最后的品质。

C. 高中生造句:
1. 他的成功源于他从不因失败而气馁的不耻最后的品质。
这种精神让他不断前进并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2.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里只有那些能够保持不耻最后的态度的人才能够不断突破自我实现更大的价值。

3. 她以不耻最后的姿态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这种精神让她在困难面前更加坚强。

4. 只有真正具备不耻最后的品质的人才能够在逆境中崛起成为真正的强者。

5. 他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那种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不放弃、不耻最后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