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偢不倸的意思

chǒucǎi

不偢不倸

更新时间:2024-10-24 15:53:32


拼音bù chǒu bù cǎi

注音ㄅㄨˋ ㄔㄡˇ ㄅㄨˋ ㄘㄞˇ

首字母B

近义词不理不睬

反义词热情和蔼

感情不偢不倸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人态度高傲。

解释偢:同“瞅”,看;倸:同“睬”,理睬。不看也不答理,也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

出处明 苏复之《金印记 周氏回家》:“妇婿功名不遂回来,一家不偢不倸。”

例子兴哥上路,心中只想着浑家,整日的不偢不倸。《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头字

尾字


不偢不倸的意思


零、成语翻译:
1. 英文翻译:
Not bad, not bad。
2. 俄文翻译:
Ни плохого, ни плохого。
3. 法文翻译:
Pas mal, pas mal。
4. 德文翻译:
Nicht schlecht, nicht schlecht。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表示评价事物时的一种中立态度,既不说好也不说坏,通常带有一种中庸的色彩。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对某事物或某人的评价是中性的,没有明显的褒贬之意,可以理解为“还可以,不算太差”。
3. 成语用法提示:
常用于日常对话中,表示对某事物的评价既不过分赞扬也不过分贬低。
4. 成语辨析:
与“一般”意思相近,但“不偢不倸”更侧重于评价者的态度,而“一般”则更侧重于事物的性质。
5.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不详,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用它来表达一种中庸、不偏激的价值观。
二、成语故事:
‘不偢不倸’的故事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个民间传说。
相传,有一位智者,他善于观察和分析事物,但从不轻易下结论。
当别人问他某事物的看法时,他总是回答“不偢不倸”,既不夸大其优点,也不掩盖其缺点。
后来,人们逐渐用这个词来形容那些态度中立、不偏不倚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评价事物时,应保持客观和理性,避免过于主观和偏激。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老师问我对这本书的看法,我说:
“不偢不倸,还算可以。
” 2. 我做的手工玩具送给弟弟,他说:
“不偢不倸,还行吧。
” 3. 妈妈问我考试考得怎么样,我回答:
“不偢不倸,中等水平吧。
” 4. 爷爷种的菜总是很好吃,我说:
“不偢不倸,挺新鲜的。
” 5. 我觉得这部电影挺有意思的,“不偢不倸”,值得一看。
6. 爸爸问我将来想做什么工作,我说:
“不偢不倸,随便吧。
” 7. 我画的画给同学看,他说:
“不偢不倸,还可以改进。
” 8. 我种的花开了,“不偢不倸”,还挺好看的。
9. 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点难,“不偢不倸”,但还是可以完成的。
10. 我买的衣服试穿了一下,“不偢不倸”,挺合身的。
B. 初中生造句:
1.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他的回答“不偢不倸”,既不过分积极也不过分消极。
2. 她的表现“不偢不倸”,既没有特别出色也没有明显失误。
3. 在这个项目中,“不偢不倸”的进度让我们感到有些担忧。
4. 他的建议“不偢不倸”,既不过于保守也不过于激进。
5. 对于这场比赛的结果,“不偢不倸”,既有可能赢也有可能输。
6. 她的设计“不偢不倸”,既符合规范也没有太多创新。
7. 他的成绩“不偢不倸”,既不是顶尖也不是垫底。
8. 对于这个决定,“不偢不倸”,我们可以接受它并继续前进。
9. 这个产品的评价“不偢不倸”,既没有特别好也没有特别差。
10. 他的态度“不偢不倸”,既不表现出过多的热情也不显得冷淡。
C. 高中生造句:
1. 他的回答“不偢不倸”,体现了他的中庸之道和对问题的深思熟虑。
2. 这个策略“不偢不倸”,既不过于冒险也不过于保守。
3. 她的表现“不偢不倸”,展示了她对任务的认真态度和对结果的淡然处之。
4. 对于这个决定,“不偢不倸”,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做出明智的选择。
5. 这个项目“不偢不倸”,虽然有些平淡但也没有明显的缺点。
6. 他的观点“不偢不倸”,既不极端也不偏颇。
7. 这个比赛的结果“不偢不倸”,既有可能继续发展也有可能突然改变。
8. 这个政策“不偢不倸”,既符合传统也没有太大创新。
9. 对于这个提议,“不偢不倸”,我们需要更多信息来做出判断。
10. 他的性格“不偢不倸”,既不张扬也不低调。

成语接龙顺接【倸】字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