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根之谈的意思

gēnzhītán

不根之谈

更新时间:2024-10-24 15:59:49


拼音bù gēn zhī tán

注音ㄅㄨˋ ㄍㄣ ㄓ ㄊㄢˊ

首字母B

近义词无稽之谈

反义词真凭实据

感情不根之谈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说话或文章。

解释根:根据;谈:言论。指没有根据的言论。

出处清 沈涛《交翠轩笔记》第四卷:“扬州有喜姓,俗言先本姓史,嫌与死同音,乃改为喜。此不根之谈也。”

例子清初刻《西游记》小说者,又取虞集撰《长春真人西游记》之序文冠其首,而不根之谈乃愈不可拔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七篇

头字

尾字


不根之谈的意思


零、成语翻译:
1. 英文翻译:
talk without basis。
2. 俄文翻译:
Говорение без основания。
3. 法文 translation: Parler sans fondement。
4. 德文 translation: Gespräche ohne Grundlage。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不根之谈意指没有根据、没有来源的谈论,也指不基于实际事实或可靠证据的言论。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没有依据或证据支持,仅凭主观臆断或猜测的言论。
它强调了言论需要有事实基础的重要性。
3. 成语用法提示:
在表达观点或陈述事实时,应确保有充分的证据或依据支持,避免使用不根之谈。
4. 成语辨析:
与“无稽之谈”意思相近,但“不根之谈”更侧重于强调谈论缺乏依据或来源。
5.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不详,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用它来形容那些没有根据、缺乏事实支持的言论。
二、成语故事:
“不根之谈”的故事并没有特定的历史人物或事件作为背景,但它源于人们对言论真实性的重视。
在古代,人们强调“言之有物”,即言论需要基于事实或证据。
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缺乏依据的言论场合。
例如,在新闻报道中,如果报道没有事实依据或来源不明,就会被视为“不根之谈”。
尽管没有特定的故事背景,“不根之谈”这个成语却能够生动地表达出人们对言论真实性的关注。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小明听到有人传言学校要放假,但他知道这是不根之谈,因为学校没有发布任何通知。
2. 小华听到同学说昨晚看到了外星人,但他认为这是不根之谈,因为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个说法。
3. 小李在和朋友讨论问题时,总是先查资料再发表意见,他觉得自己不应该说不根之谈。
4. 小红在作文中引用了很多名人名言,但老师指出有些名言是伪造的,属于不根之谈。
5. 小王听到有人预测明天会下雨,但他认为这是不根之谈,因为天气预报说今天天气晴朗。
6. 小张在和别人争论时总是用事实说话,从不发表不根之谈。
7. 小赵在和别人交流时总是很谨慎,避免说出不根之谈。
8. 小刘看到有人在网上发布谣言,他立刻指出这是不根之谈,并提醒大家不要相信。
9. 小陈在写报告时总是先收集数据再下结论,避免写出不根之谈。
10. 小孙在听到别人夸大其词时总是保持冷静和理性分析避免被不根之谈误导。
B. 初中生造句:
1.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必须确保每一条信息都有可靠的来源否则就是传播不根之谈。
2. 有些人总是喜欢发表一些没有根据的言论这就是典型的不根之谈。
3. 在科学研究中每一个结论都需要有实验数据支持否则就是无稽之谈或不根之谈。
4. 在社交媒体上我们不能随意转发未经证实的消息否则就是传播不根之谈。
5. 有些人总是喜欢夸大其词甚至编造事实这就是典型的不根之谈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思考不被误导。
6. 在法律诉讼中每一个证据都必须有法律效力和证明力否则就是无效的不根之谈。
7. 在政治辩论中我们应该用事实和逻辑来支持我们的观点而不是发表无根据或不根之谈。
8. 在商业谈判中我们应该提供详细的数据和案例来支持我们的报价否则就是提出无根据的不根之谈。
9. 在教育领域我们应该注重实证研究和数据支持避免使用没有根据或不根之谈来误导学生。
10. 在环保领域我们应该用科学数据和事实来证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而不是发表无根据或不根之谈来误导公众。
C. 高中生造句:
1. 当今社会信息爆炸真假难辨我们需要学会辨别不根之谈保持理性思考避免被误导。
2. 有些人为了博取关注而发表一些极端或不实言论这些都属于不根之谈我们应该保持警惕。
3. 在历史研究中我们必须依靠史料和考古发现来证明历史事件的真相否则就是无稽之谈或不根之谈。
4. 在国际关系领域我们需要用事实和证据来支持我们的外交政策否则就是发表无根据或不根之谈导致国际信任危机。
5. 在医学研究中每一个结论都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数据分析否则就是无效的不根之谈甚至可能危害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