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苟言笑的意思

gǒuyánxiào

不苟言笑

更新时间:2024-11-05 10:29:15


拼音bù gǒu yán xiào

注音ㄅㄨˋ ㄍㄡˇ 一ㄢˊ ㄒ一ㄠˋ

正音“苟”,不能读作“jū”。

首字母B

近义词正襟危坐、老成持重

反义词谈笑风生、油腔滑调

感情不苟言笑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表情庄重、严肃。

解释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指态度庄重、严肃。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例子且说这位郑伯才君,单名一个雄字,乃是湖南湘潭县人,向来是个讲宋学的,方领矩步,不苟言笑。(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辨形“苟”,不能写作“荀”。

辨析不苟言笑和“一本正经”;都形容态度庄重、严肃。有时可通用。但不苟言笑偏重指“神情、态度庄严;不随便说笑”;“一本正经”偏重指“表情严肃、正经;不嬉皮笑脸”。

英语keep one's gravity

头字

尾字


不苟言笑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不苟言笑指的是严肃,不轻易说笑。
形容人态度庄重、沉稳。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强调一个人性格内向、严肃,不会轻易表现出轻松愉快的笑容或言谈。
通常用于描述性格沉稳、内向的人。
3. 成语用法提示:
常用于描述人的性格或态度,也可以用于形容气氛庄重、严肃。
4. 成语辨析:
与“沉默寡言”相近,但不苟言笑更强调不轻易说笑的态度,而不仅仅是言语少。
5. 成语出处:
该成语来源于古代文献,如《论语》,后来逐渐用于描述人的性格特点。
二、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孔子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以其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态度而闻名。
孔子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保持着严肃的表情,不轻易说笑,给人以庄重、沉稳的印象。
他的学生们都深受其影响,也学会了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了“不苟言笑”成语的起源,用来形容那些性格内向、态度庄重的人。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爸爸总是那么不苟言笑,让我感到有点害怕。
2. 老师讲课时总是很严肃,不苟言笑。
3. 爷爷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但对我却非常慈祥。
4. 小明自从当了班长后,就变得不苟言笑了。
5. 哥哥考上了大学,全家人都很高兴,但哥哥还是不苟言笑。
6. 小华平时很少说话,是个不苟言笑的孩子。
7. 爸爸在公司里总是那么不苟言笑,让人感觉很威严。
8. 小强从不苟言笑,但他总能在关键时刻给出好的建议。
9. 我们班的班长是个不苟言笑的人,大家都很尊敬他。
10. 我的好朋友小丽从不苟言笑,但我知道她内心其实很善良。
B. 初中生造句:
1. 在那个不苟言笑的老板面前,员工们都显得小心翼翼。
2. 尽管面临巨大的压力,但他依然保持着一贯的不苟言笑的态度。
3. 他平时不苟言笑,但在朋友面前却非常开朗。
4. 那位老教授总是那么严肃,不苟言笑,让人敬畏三分。
5. 在那个不苟言笑的氛围中,大家都不敢轻易开玩笑。
6. 他虽然外表不苟言笑,但内心却充满了热情。
7. 她从不苟言笑,但她的每一个决定都显示出她的智慧。
8. 在那个重要的会议上,大家都保持着不苟言笑的态度。
9. 他那不苟言笑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温暖的心。
10. 她从不苟言笑,但这并不影响她在团队中的威信。
C. 高中生造句:
1. 在那个不苟言笑的领导面前,员工们都显得紧张而谨慎。
2. 尽管生活充满挑战和困难,但他依然保持着一贯的不苟言笑的态度,让人敬佩不已。
3. 他那不苟言笑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坚韧不拔的心。
4. 在那个严肃的商业场合中,大家都保持着一种不苟言笑的姿态。
5. 她从不苟言笑,但她的每一个行动都显示出她的决心和毅力。
6. 他虽然外表不苟言笑,但在关键时刻总能展现出他的幽默感。
7. 在那个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大家都学会了保持一种不苟言笑的姿态来应对挑战。
8. 她从不苟言笑,但这并不影响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相反地,她的沉稳和冷静让人们更加尊重她。
9. 在那个关键的谈判桌上,他依然保持着那种一贯的不苟言笑的姿态来展现自己的决心和实力。
10. 尽管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他那不苟言笑的形象依然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