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教而诛的意思

jiàoérzhū

不教而诛

更新时间:2024-10-30 15:36:21


拼音bù jiào ér zhū

注音ㄅㄨˋ ㄐ一ㄠˋ ㄦˊ ㄓㄨ

正音“教”,不能读作“jiāo”。

首字母B

近义词不教而杀

反义词仁至义尽、谆谆教诲

感情不教而诛是贬义词。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书面语。

解释诛:杀或惩罚。事先不加教育;出错或犯法就惩罚或杀戮。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例子大人限他们三个月叫他们戒烟,宽之以期限,动之以厉害,不忍不教而诛。(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

辨形“诛”,不能写作“殊”。

英语punish without prior warning

俄语накáзывать,не попытáвшись перевоспитáть

头字

尾字


不教而诛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不教而诛指不预先教育人,就进行惩罚或责难。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用于描述那些不对人进行教育或引导,就直接进行惩罚或责备的行为。
它批评了那种不讲道理、不讲道理就惩罚他人的做法。
3. 成语用法提示:
在批评或指责他人之前,应该先进行教育或引导,避免使用“不教而诛”这样的指责方式。
4. 成语辨析:
与“先礼后兵”意思相对,表示先教育引导再惩罚和“不教育直接惩罚”的区别。
5. 成语出处:
《论语·尧曰》:
“不教而杀谓之虐。
”后来演化为“不教而诛”。
二、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孔子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提倡“仁爱”和“教化”,认为通过教育和引导,人们可以变得善良和有道德。
然而,有些人却不愿意接受教育,而是选择用暴力或惩罚来解决问题。
孔子对此深感忧虑,他说:
“不教而诛,是谓之虐也。
”意思是,如果不先教育引导,就直接进行惩罚,那就是暴虐的行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应该首先尝试通过教育和引导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进行惩罚。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老师说:
“你打人是不对的,要先告诉他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不能不教而诛。
” 2. 爸爸妈妈总是先跟我们讲道理,不会不教而诛地惩罚我们。
3. 小明欺负了同学,老师没有直接惩罚他,而是先教育他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这是不教而诛的做法。
4. 玩游戏时,我们要遵守规则,不然就会被大家不教而诛地责备。
5. 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然爸爸妈妈会不教而诛地批评我们。
6. 弟弟弄坏了玩具,妈妈没有直接责备他,而是教他如何修理,这是不教而诛的反面例子。
7. 在学校里,我们要尊重老师,不能不听老师的话,否则就会受到不教而诛的惩罚。
8. 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让老师为我们操心到不教而诛的地步。
9. 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一生气就不教而诛地责怪别人。
10. 我们要有礼貌地和别人交流,不能随便骂人或者打人,否则就会受到不教而诛的批评。
B. 初中生造句:
1. 面对冲突时,我们应尽量采取和解的方式解决,避免不教而诛的严厉手段。
2. 领导在批评员工之前,通常会先进行指导和培训,以避免不教而诛的指责。
3. 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应耐心引导,而不是一出现问题就进行不教而诛的惩罚。
4. 对于违法乱纪的行为,法律应首先进行教育和警示,而非直接进行不教而诛的惩罚。
5. 在处理社会问题时,政府应更加注重宣传和引导,而不是采取不教而诛的强硬措施。
6. 面对挑战时,我们应先尝试解决问题而非直接进行不教而诛的指责和批评。
7. 在团队管理中,领导者应重视团队成员的成长和发展,避免不教而诛的管理方式。
8. 在解决国际争端时,各国应尊重彼此的主权和利益,避免采取不教而诛的强硬立场。
9. 在学术研究中,导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支持,避免对学生采取不教而诛的态度。
10. 在艺术创作中,我们应尊重每个人的创作自由和个性差异,避免对他人的作品进行不教而诛的批评和指责。
C. 高中生造句:
1. 在处理社会问题时,我们应倡导“教化先行”的理念,避免不教而诛的粗暴方式。
2. 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我们应注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而非仅仅关注结果是否“完美”,避免采取不教而诛的态度。
3. 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我们应注重培养人们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以减少不教而诛的现象发生。
4. 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事务时,我们应坚持和平、合作的原则和理念避免采取不教而诛的强硬手段。
5. 在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中我们应注重培养人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避免对他人的成果进行不教而诛的评价和指责。
6. 在艺术创作和审美欣赏中我们应尊重每个人的审美差异和创作自由避免对他人的作品进行不教而诛的批评和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