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近人情的意思

jìnrénqíng

不近人情

更新时间:2024-11-01 14:49:31


拼音bù jìn rén qíng

注音ㄅㄨˋ ㄐ一ㄣˋ ㄖㄣˊ ㄑ一ㄥˊ

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首字母B

近义词冷若冰霜、拒人千里

反义词合情合理、通情达理

感情不近人情是中性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人言行不合情理。

解释近:接近。不合乎人的常情。后指性情或言行怪僻;不合情理。也作“不近情理”。

出处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例子大人先问自己真情怎样?还说我恐吓,实太过不近人情。(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二回)

辨形“近”,不能写作“进”、“尽”。

英语be not amanable to reason(unreasonable)

德语den üblichen menschlichen Empfindungen abweichen(unvernünftig)

法语déraisonnable(ne pas être raisonnable)

日语人情(にんじょう)に背(そむ)く,ひねくれている

头字

尾字

谜语:万里遥相思


不近人情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不近人情指的是态度或行为不合乎人之常情,形容一个人冷漠、孤僻,或者做事不合常理。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对别人的情感需求漠不关心,或者行为举止与通常的社交规范不符。
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过于理性或冷酷,缺乏同情心。
3. 成语用法提示:
在描述一个人冷漠、孤僻,或者做事不合常理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4. 成语辨析:
与“冷酷无情”意思相近,但“不近人情”更侧重于描述一个人的态度或行为,而“冷酷无情”则更侧重于描述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5.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不详,但可能源于古代社会对于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的严格要求。
二、成语故事:
“不近人情”的故事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起源,但可以从成语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其背后的含义。
在古代社会,人们重视人际关系和社交礼仪,如果一个人表现出不合乎人之常情的行为或态度,就会被认为是“不近人情”。
例如,一个人对亲友的困境漠不关心,或者对待他人过于冷淡,都可能被认为是“不近人情”。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爸爸工作很忙,经常不回家吃晚饭,真是“不近人情”。
2. 小明总是独来独往,看起来“不近人情”。
3. 奶奶生病了,妈妈却还在玩手机,真是太“不近人情”了。
4. 老师批评他太“不近人情”,因为他在同学遇到困难时没有伸出援手。
5. 他虽然是个名人,但对粉丝的请求却“不近人情”,从不签名。
6. 明明是个善良的孩子,但他爸爸却对他很严格,让人觉得有些“不近人情”。
7. 她的要求很合理,但他却拒绝了,显得非常“不近人情”。
8. 叔叔是个严肃的人,有时候让人觉得他“不近人情”。
9. 他对朋友的请求总是拒绝,真是个“不近人情”的人。
10. 她从不参加聚会,显得非常“不近人情”。
B. 初中生造句:
1. 他的行为总是那么“不近人情”,让人难以理解。
2. 经理虽然决策果断,但有时候显得过于“不近人情”。
3. 她对别人的痛苦总是无动于衷,显得非常“不近人情”。
4. 他的冷漠态度让人觉得他有些“不近人情”。
5. 他拒绝帮助朋友度过难关,表现得十分“不近人情”。
6. 尽管她的决定可能很正确,但方式却让人感到有些“不近人情”。
7. 他的严厉批评让同事觉得他有些“不近人情”。
8. 她从不参加公益活动,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9. 他的做法虽然有效,但却让人感到十分“不近人情”。
10. 他的拒绝让合作伙伴感到十分失望和“不近人情”。
C. 高中生造句:
1.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他显得过于“不近人情”,缺乏灵活性。
2. 尽管他的决策对团队有利,但方式却让人感到十分“不近人情”。
3. 在面对他人求助时,他表现出的冷漠让人感到十分“不近人情”。
4. 他的固执和坚持让他在某些时候显得非常“不近人情”。
5. 在面对社会问题时,他虽有着独到的见解,但态度却显得过于“不近人情”。
6. 她的严格标准让下属感到十分“不近人情”,但也正是这种标准保证了工作的质量。
7. 在处理家庭事务时,他显得过于理性和“不近人情”,缺乏情感上的支持。
8. 尽管他的计划很完美,但执行过程中的冷酷无情却让人感到十分“不近人情”。
9. 在面对朋友求助时,他虽有着清晰的逻辑和理由,但态度却显得过于“不近人情”。
10. 在面对批评和指责时,他虽能冷静应对,但表现出的冷漠却让人感到十分“不近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