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可收拾的意思

shōushí

不可收拾

更新时间:2024-11-05 10:40:48


拼音bù kě shōu shí

注音ㄅㄨˋ ㄎㄜˇ ㄕㄡ ㄕˊ

正音“拾”,不能读作“sí”。

首字母B

近义词不可救药、土崩瓦解

反义词蒸蒸日上、旭日东升

感情不可收拾是贬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事物破坏得十分严。

解释收拾:整理。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后形容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唐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例子蒲殿俊辈登台之后,因为纵容兵士的结果,弄到了一个不可收拾的地步。(郭沫若《少年时代 反正前后》)

辨形“拾”,不能写作“十”。

英语irremediable(be hopeless; be impossible to pull back; get out of hand)

法语irréparable(irrémédiable)

头字

尾字

谜语:只收九人;只取玖名;定价九折出售


不可收拾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事情发展到了无法整顿或无法收拾的地步,通常带有贬义。
2. 详细释义:
形容事物发展到了无法控制或无法挽回的境地,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不良状况或局面。
3. 成语用法提示:
多用于描述某种不良行为或事件的后果,表示情况已经恶化到无法挽回的程度。
4. 成语辨析:
与“一塌糊涂”意思相近,但“不可收拾”更侧重于描述事情发展到无法控制的状态。
5. 成语出处:
该成语源自古代对事物发展无法整顿或收拾的描绘,后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
二、成语故事:
“不可收拾”的故事源自古代的一个典故。
相传,有一位官员因为贪污受贿,被皇帝下令彻查。
在调查过程中,官员的罪行被一一揭露,其贪污的金额之大、手段之狡猾,使得整个案件变得异常复杂,甚至牵连了多位朝中大臣。
皇帝见状,深感事态已经发展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便下令将官员及其同党全部严惩不贷。
这个故事形象地描绘了“不可收拾”的情境,即事情发展到了无法整顿或挽回的地步。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爸爸喝酒后胡闹,家里的气氛变得不可收拾。
2. 小明打碎了妈妈最心爱的花瓶,家里变得乱七八糟,不可收拾。
3. 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让我们忙得不可开交,学习状态变得不可收拾。
4. 小红一直贪玩,结果考试前才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复习,成绩变得不可收拾。
5. 弟弟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房间变得乱七八糟,妈妈生气地说:
“真是不可收拾了!” 6. 小刚在课堂上讲话被老师批评后,却变得更加调皮捣蛋,纪律变得不可收拾。
7. 小丽总是拖延做作业,结果堆积如山的作业让她感到压力巨大且不可收拾。
8. 小华沉迷于游戏,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老师说他已经“不可救药”了。
9. 小明和弟弟打架后家里变得很乱,妈妈让他们赶紧收拾好,否则就真的“不可收拾”了。
10. 小刚在考试中作弊被老师发现后,他的行为变得更加恶劣,班级纪律变得不可收拾。
B. 初中生造句:
1. 由于公司的管理混乱,财务状况逐渐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2. 这位艺术家的作品质量越来越差,名声也一落千丈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3. 由于长期忽视健康饮食和锻炼,他的身体逐渐变得虚弱不堪且问题百出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4. 由于过度开发资源导致环境恶化到不可逆转的程度后变得不可收拾。
5. 由于缺乏监管和惩罚措施导致犯罪行为频发且逐渐恶化到无法控制的地步——这真是令人担忧的“恶性循环”。
6. 由于长期忽视环境保护导致空气质量越来越差直到“积重难返”最终陷入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这真是令人痛心的“恶性循环”。
7. 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放纵导致孩子变得自私自利且缺乏责任感最终成为“社会寄生虫”——这无疑是家庭教育失败的产物之一。
8.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网络暴力事件频发且愈演愈烈直到影响社会稳定和谐——这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 9. 由于缺乏创新和变革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直至面临破产风险——这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并勇于改革以适应挑战! 10. 由于个人性格缺陷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且难以调和直至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这需要我们反思并努力提升自己以改善局面! C. 高中生造句:
1. 由于长期忽视社会公德和法治精神导致社会风气败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2. 在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救市措施但效果甚微因为问题根源在于经济结构失衡和产能过剩等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已经积累到无法收拾的地步了! 3. 在这场环境污染治理中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效果并不明显因为有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利益而违法违规——这种行为已经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了! 4. 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最终导致国家陷入混乱和动荡之中——这正是因为双方都缺乏妥协和退让精神所导致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