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可一世的意思

shì

不可一世

更新时间:2024-11-05 10:48:19


拼音bù kě yī shì

注音ㄅㄨˋ ㄎㄜˇ 一 ㄕˋ

正音“一”,不能读作“yí”。

首字母B

近义词旁若无人、目空一切、惟我独尊

反义词谦虚谨慎、妄自菲薄、虚怀若谷

感情不可一世是贬义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狂妄自大。

解释可:许可;赞成。没有赞许过当时的任何人。形容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5卷:“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

例子盖兴会飙举,不可一世矣。(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

辨形“世”,不能写作“士”。

辨析不可一世和“目空一切”;都形容狂妄自大;瞧不起别人。但不可一世语义重。

英语consider oneself unexcelled in the world

俄语быть о себé высóкого мнéния

德语sich für einmalig auf der Welt halten(überaus anmaβend)

法语s'estimer,se croire le plus fort du monde

日语当代(とうだい)に並(なら)びなしとうぬぼれる

头字

尾字

谜语:曰;朝令夕改;废除终身制


不可一世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不可一世指的是自视甚高,认为自己的才能或成就无人能及,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狂妄自大,过分自负,甚至到了不可一世的地步。
它表达了一种极端的自信,但这种自信往往带有自负和傲慢的成分。
3. 成语用法提示:
在句子中可以用作谓语、定语,表示对别人的轻视或不屑一顾。
4. 成语辨析:
与“自以为是”意思相近,但“自以为是”更侧重于个人的主观认知,“不可一世”则侧重于对他人或世事的轻视。
5. 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唐代范摅的《燕翼诒训解》,原指人的态度傲慢,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含义。
二、成语故事:
“不可一世”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古代,据说有一位名叫吕不韦的商人,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财富,成为了秦国的相国。
在他担任相国期间,他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无人能及,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他常常对身边的人说:
“我富贵了,天下无人能比。
”甚至对自己的家人也毫不例外,认为自己已经到达了人生的巅峰,无需再努力或改变。
然而,他的这种狂妄自大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和贬谪。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不可一世”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自视过高、轻视他人的人。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哥哥总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不可一世的样子让人不喜欢。
2. 小明考试得了第一名,就开始不可一世起来,不理睬其他同学了。
3. 爸爸告诉他不要骄傲自满,但他却不知好歹地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4. 老师说:
“你这次考得好,但不能不可一世。
” 5. 小红虽然成绩好,但她从不骄傲自满,不像有些同学那样不可一世。
6. 弟弟总是认为自己是最棒的,不可一世地和别人比赛。
7. 爷爷说:
“年轻人要谦虚谨慎,不要不可一世。
” 8. 小明得到老师的表扬后,开始觉得自己不可一世起来。
9. 哥哥虽然篮球打得好,但从不不可一世地对待别人。
10. 同学们提醒他要谦虚学习,但他却不知好歹地认为自己已经很好了。
B. 初中生造句:
1. 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不应因此而不可一世,目中无人。
2. 在公司里,他总是表现出一种不可一世的姿态,让人难以接近。
3. 她虽然很有才华,但从不骄傲自满,更不会不可一世地对待别人。
4. 尽管他很有钱有势,但他从不表现出不可一世的傲慢态度。
5. 他虽然是个名人,但从不认为自己的成就无人能及,更不表现出不可一世的样子。
6. 他在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后变得不可一世起来。
7. 尽管她的演讲获得了热烈的掌声和赞誉,但她从不认为自己是不可一世的演说家。
8. 他总是觉得自己的意见比别人高明许多倍而表现出一种不可一世的姿态。
9. 在团队中他是一个重要成员但从不因此变得不可一世或轻视他人贡献。
10. 她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后更加努力学习而不是变得不可一世起来。
C. 高中生造句:
1.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他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从不表现出不可一世的姿态。
2. 尽管她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但她从未因此而变得不可一世或轻视他人。
3. 他虽然有着非凡的才华和实力,但从不认为自己是不可一世的专家或权威。
4.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里,只有保持谦逊和不断学习才能避免变得不可一世和盲目自信。
5. 她虽然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但从不因此就认为自己是不可一世的导师或教练。
6. 在面对成功和荣耀时,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谦逊的态度以免变得不可一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