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胜枚举的意思

shèngméi

不胜枚举

更新时间:2024-11-05 10:44:37


拼音bù shèng méi jǔ

注音ㄅㄨˋ ㄕㄥˋ ㄇㄟˊ ㄐㄨˇ

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首字母B

近义词不计其数、不可胜数、举不胜举

反义词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寥若晨星

感情不胜枚举是中性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补语;用于列举的场合。

解释胜:尽;枚:个。无法一个一个全部列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出处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而宋人撰述不见于志者,又复不胜枚举。”

例子祖国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不胜枚举。

辨形“枚”,不能写作“没”。

辨析不胜枚举和“举不胜举”;都形容数量极多。有时可通用。但不胜枚举偏重于所举的是同一类的人或事物;“举不胜举”偏重于所举的不只限于同一类的人或事物。

英语too numerous to be counted(can be multiplied indefinitely)

俄语невозмóжно перечéсть

德语im einzelnen nicht mehr aufzǎhlbar(und viele ǎhnliche)

法语trop nombreux pour être cités,énumérés(inalculable)

日语枚挙 (まいきょ)にいとまなし

头字

尾字


不胜枚举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不胜枚举指无法一个一个地全部列举出来,形容数量非常多。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或情况非常多,多到无法一一列举出来的程度。
3. 成语用法提示:
通常用于修饰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表示数量之多。
4. 成语辨析:
与“数不胜数”意思相近,但“不胜枚举”更侧重于强调多到无法一一列举的情境。
5. 成语出处:
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清朝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公示议复》:
“至於孁皮之事;求之天下;固已不胜枚举。
” 二、成语故事:
“不胜枚举”这个成语源自清朝时期的一个故事。
当时,有一位名叫冯桂芬的学者,他在一篇文章中批评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如贪污腐败、贫富悬殊等。
他写道:
“至于那些弊端,如果一一列举出来,实在太多了,无法全部说完。
”这就是“不胜枚举”这个成语的由来。
它用来形容事物或情况非常多,多到无法一一列举出来的程度。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动物园里的动物种类太多了,真是不胜枚举。
2. 我们学校的课外活动非常丰富,有唱歌、跳舞、画画等,不胜枚举。
3. 我喜欢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橙子等,不胜枚举。
4. 我家里的书太多了,书架上都放不下了,真是不胜枚举。
5. 我们今天吃的零食有薯片、巧克力、饼干等,不胜枚举。
6. 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文化多样,真是不胜枚举。
7. 我们老师讲过的好玩的笑话太多了,不胜枚举。
8. 我们小区的树木种类太多了,有松树、柳树、槐树等,不胜枚举。
9. 我们今天玩的游戏有捉迷藏、跳绳、踢毽子等,不胜枚举。
10. 我们今天吃的水果有西瓜、葡萄、桃子等,真是让人不胜枚举。
B. 初中生造句:
1. 在这次科学展览中展示的创新发明实在太多了,真是令人目不暇接,不胜枚举。
2. 我们学校的学生社团有文学社、音乐社、舞蹈社等,种类繁多,不胜枚举。
3. 这个城市的旅游景点太多了,从古迹到现代建筑,令人眼花缭乱,不胜枚举。
4. 在这场辩论赛中,双方提出的观点新颖且深刻,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不胜枚举。
5. 这个季节的水果和蔬菜真是丰富极了,从南瓜到草莓,品种繁多,不胜枚举。
6. 我们公司的产品线广泛,从家用电器到电子产品,应有尽有,不胜枚举。
7. 在这场运动会上,参赛的项目太多了,从田径到游泳,真是让人目不暇给,不胜枚举。
8. 这个图书馆的藏书量惊人,从古典文学到现代小说,种类繁多,不胜枚举。
9. 在这场音乐会上,演奏的曲目太多了,从交响乐到爵士乐,真是让人应接不暇,不胜枚举。
10. 这个城市的节日活动太多了,从春节到圣诞节,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真是让人目不暇接,不胜枚举。
C. 高中生造句:
1. 在这场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提出的见解和理论太多太深刻了,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不胜枚举。
2. 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从古老的建筑到传统的艺术形式,种类繁盛,不胜枚举。
3.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和信仰差异巨大且复杂多样,真是让人目不暇接,不胜枚举。
4. 在这场国际比赛中展现出的运动技能和创新策略太多太精彩了令人叹为观止;数不胜数;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