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识大体的意思

shí

不识大体

更新时间:2024-10-31 18:27:40


拼音bú shí dà tǐ

注音ㄅㄨˊ ㄕˊ ㄉㄚˋ ㄊ一ˇ

正音“识”,不能读作“shī”。

首字母B

繁体不識大軆

近义词鼠目寸光、目光如豆

反义词高瞻远瞩、目光如炬、卓有远见

感情不识大体是贬义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明白关系到大局的道理。

解释识:懂得;大体:重要的道理;关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认清大局;不懂得做事、处理问题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

出处《宋书 南郡王义宣传》:“尝献世祖酒,先自酌饮,封送所馀,其不识大体如此。”

例子上斥为不识大体,仍谕内监在外生事者听人责惩。(《清史稿 高宗本纪》)

辨形“识”,不能写作“拾”。

英语not to understand the highest principles of propriety

俄语не видеть цéлого

德语allgemeine Grundprinzipien nicht kennen

法语n'avoir pas une vue d'ensemble(aux vues bornées)

头字

尾字

谜语:瞎子摸象

歇后语:耗子啃菩萨


不识大体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不识大体形容人缺乏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只看到局部利益或情况,而看不到大局或长远利益。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用来批评那些只关注眼前或局部事物,而忽视整体利益或长远影响的人。
3. 成语用法提示:
通常用于批评某人眼光短浅、缺乏远见,强调其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略大局。
4. 成语辨析:
与“鼠目寸光”意思相近,但“不识大体”更侧重于强调对全局的忽视。
5. 成语出处:
该成语的出处不详,但可能源于古代对政治智慧或个人品德的观察与认识。
二、成语故事:
“不识大体”的故事可以从古代的政治家或军事家的决策中看到。
例如,战国时期,有一位将军因为只关注眼前的战场胜利,而忽视了国家的整体战略和长远利益,最终导致了国家的失败。
这个故事展示了“不识大体”的严重后果,提醒人们在决策时要考虑整体利益和长远影响。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他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真是不识大体。
2. 爸爸总是教育我们要有远见,不能做个不识大体的人。
3. 他因为一点小事就和朋友吵了起来,真是有点不识大体。
4. 老师说他考试只看重分数,完全忽视了学习是为了增长知识,真是不识大体。
5. 他只想着自己的计划,完全不顾团队的整体利益,真是个不识大体的人。
6. 玩游戏时他只想着自己赢,完全不顾队友的感受,真是不识大体。
7. 他只想着今天吃什么,完全不考虑明天的早餐怎么办,真是个不识大体的人。
8. 她只想着自己的穿着打扮,完全不顾场合是否合适,真是有点不识大体。
9. 他只想着自己的感受,完全不顾别人的情绪,真是个不识大体的人。
10. 爸爸批评他做事总是只看眼前,没有长远规划,真是不识大体。
B. 初中生造句:
1. 公司的决策层因为不识大体而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机。
2. 他的建议虽然看似合理,但实际上却是不识大体,没有考虑到整个行业的趋势。
3.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仍然有人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真是有点不识大体。
4. 他的言行举止总是让人感到短视和自私,真是个不识大体的人。
5. 她的计划虽然看起来很完美,但实际上却是不识大体,没有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6. 他的决定总是让人摸不透背后的意图,可能是因为他真的有点不识大体吧。
7.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仍然有人坚持排他性的观点和行为方式,真是有点不识大体。
8. 他的计划虽然看似可行,但实际上却是不识大体之举,没有考虑到整个团队的目标和利益。
9. 他的言论总是让人感到很狭隘和自私,可能是因为他真的有点不识大体吧。
10.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仍然有人坚持传统的商业模式和策略而不愿创新求变,真是有点不识大体。
C. 高中生造句:
1. 政府的不识大体导致了经济政策的频繁变动和市场的混乱。
2. 他的决策总是缺乏战略眼光和全局意识,使得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了优势地位。
3.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仍然有人坚持过时的观念和方法来处理问题而不愿接受新事物和新技术实在是不识大体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