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识高低的意思

shígāo

不识高低

更新时间:2024-10-24 15:23:01


拼音bù shí gāo dī

注音ㄅㄨˋ ㄕˊ ㄍㄠ ㄉ一

首字母B

近义词不知轻重、不知高低

感情不识高低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自傲。

解释识:知道,认识。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1回:“你这小畜生,不识高低!看棍!”

例子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7章:“这个不识高低的人,竟然让她给他传球!”

头字

尾字


不识高低的意思


零、成语翻译:
1. 英文翻译:
not distinguish between social ranks or levels。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不能识别社会地位或等级的高低,形容人缺乏见识或判断力。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社会地位、等级或品质的高低没有正确的辨别能力,通常表现为对他人身份、能力或价值的误判。
它强调的是一种无知或缺乏见识的状态。
3. 成语用法提示:
常用于批评那些不能正确判断人或事物价值的人,或者用来提醒人们要提高自己的是非辨别能力。
4. 成语辨析:
与“不识时务”意思相近,但“不识高低”更侧重于对社会地位或等级的辨别能力,而“不识时务”则更侧重于对时代潮流或时机的把握。
5.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但具体的历史背景已无从考证。
二、成语故事:
“不识高低”的故事与古代社会等级制度有关。
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年轻人,由于从小生活在贫困家庭,对社会的等级制度知之甚少。
一次,他误将一位贵族当作了平民,结果引起了对方的嘲笑和讽刺。
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人对社会等级制度的重视,也启示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见识和判断力。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他总是(不识高低),经常把别人的好意当成是嘲笑。
2. 姐姐让他帮忙做家务,他却(不识高低)地说自己是大少爷不做这些。
3. 小明因为(不识高低),在朋友聚会中闹了不少笑话。
4. 新来的同学不知道大家的身份,结果(不识高低)地和大家聊了起来。
5. 爸爸告诉他要懂礼貌,但他总是(不识高低),见到长辈也不打招呼。
6. 在公司里,他总是(不识高低),经常和领导顶嘴。
7. 她买了件很贵的衣服,但朋友却说不好看,她(不识高低)地和朋友吵了起来。
8. 他因为(不识高低),在面试时把面试官的问题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
9. 小明参加宴会时(不识高低),和每个人都聊得很投机,结果却得罪了不少人。
10. 她在工作中(不识高低),经常做出错误的决定,让领导很头疼。
B. 初中生造句:
1. 尽管他很有才华,但因为(不识高低),在社交场合总是吃亏。
2.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不识高低)的人很难取得成功。
3. 他因为(不识高低),在谈判中失去了很多优势。
4. 她虽然年轻,但因为(不识高低),在团队中备受尊敬。
5. 在这个变幻莫测的市场中,(不识高低)的人很容易被淘汰。
6. 尽管他很有钱,但因为(不识高低),在朋友面前总是显得很尴尬。
7. 他因为(不识高低),在公开场合说了一些不合适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反感。
8.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不识高低)的人很难融入集体。
9. 尽管他很有经验,但因为(不识高低),在面试中表现得很糟糕。
10. 她因为(不识高低),在恋爱中总是吃亏。
C. 高中生造句:
1.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识高低)的人很容易成为别人的目标。
2. 他因为(不识高低),在投资中损失惨重。
3. 她虽然聪明,但因为(不识高低),在职业生涯中遇到了很多挫折。
4.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不识高低)的人很难把握机会。
5. 尽管他很有才华,但因为(不识高低),在艺术创作中总是难以突破自我。
6. 她因为(不识高低),在人际关系中总是处于被动地位。
7.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识高低)的人很容易被误导。
8. 尽管他很有野心,但因为(不识高低),在权力斗争中总是失败。
9. 她因为(不识高低),在恋爱中总是陷入被动的境地。
10.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不识高低)的人很容易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