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食周粟的意思

shízhōu

不食周粟

更新时间:2024-10-24 15:17:52


拼音bù shí zhōu sù

注音ㄅㄨˋ ㄕˊ ㄓㄡ ㄙㄨˋ

首字母B

反义词卑躬屈膝

感情不食周粟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有骨气。

解释粟:小米,泛指粮食。原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指清白守节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例子这是沿路讨来的残饭,因为两人曾经议定“不食周粟”,只好进了首阳山之后开始实行。(鲁迅《故事新编 采薇》)

头字

尾字

谜语:最可笑的绝食


不食周粟的意思


零、成语翻译:
1. 英文翻译:
refuse to eat the millet of the Zhou dynasty。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有骨气的人,坚决不接受敌人的施舍。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源自战国时期的故事,讲的是一个人为了保持自己的气节,宁愿饿死也不吃敌人给的食物。
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有骨气、有原则的人,他们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立场,不轻易妥协。
3. 成语用法提示:
通常用于形容人的高尚品格和坚定立场,强调在困境中也不失原则。
4. 成语辨析:
与“宁死不屈”意义相近,但“不食周粟”更强调在特定情境下的气节和原则。
5. 成语出处:
《史记·伯夷列传》:
“武王已平商而王,伯夷、叔齐既祔(fù)鬓(bìn)于首阳之山矣。
” 二、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源自战国时期的故事。
商朝灭亡后,周武王在分封诸侯时,没有封给伯夷、叔齐兄弟二人土地和房屋。
他们两人决定以“不食周粟”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抗议。
后来,他们真的做到了,宁愿饿死也不吃周朝的粮食。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不食周粟”的成语,用来形容有骨气、有原则的人。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我们应该学习那些不食周粟的勇士,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2.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他选择了不食周粟,坚守自己的信仰。
3. 为了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他宁愿选择不食周粟,也不愿向敌人低头。
4. 爷爷总是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人,就像伯夷和叔齐一样,不食周粟。
5. 在那个困难时期,他选择拒绝接受敌人的施舍,展现了真正的不食周粟精神。
6. 她是一名真正的英雄,因为她在面对诱惑时选择了不食周粟,坚守了自己的底线。
7. 我们要学会像那些历史上的伟人一样,面对困境时也要保持自己的原则,做到真正的不食周粟。
8. 在那个充满挑战的时代里,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不食周粟”的真正含义。
9. 我们要学习那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绝不食周粟。
10. 为了国家的未来和人民的幸福,我们要像那些伟大的先辈们一样,做到真正的不食周粟。
B. 初中生造句:
1. 在面对敌人的诱惑时,我们应该学习伯夷和叔齐的精神,做到真正的不食周粟。
2. 那个时代的英雄们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
为了信仰和原则,我们可以选择不食周粟。
3.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同样需要坚守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做到真正的不食周粟。
4. 面对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像伯夷和叔齐一样做到不食周粟。
5. 我们要铭记历史教训,像那些真正的英雄一样在面对困境时也能做到不食周粟。
6. 只有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才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立足并发展下去。
因此我们要学会“不食周粟”。
7. 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自己立场和原则的人。
我们要学会像他们一样做到“不食周粟”。
8. 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关键时刻也能展现出“不食周粟”的精神。
9. 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我们要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坚定自己的立场和原则像历史上的英雄们一样做到真正的“不食周粟”。
10. 我们要学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那些真正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精神品质其中就包括“不食周粟”这一高尚品格。
C. 高中生造句:
1. 在这个充满诱惑和利益冲突的时代里我们需要像历史上的英雄们一样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真正做到“不食周粟”。
2. 只有那些能够保持自己立场和原则的人才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立足并发展下去。
“不食周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的体现。
3. “不食周粟”这一成语不仅是对古代英雄的赞美更是对我们现代人的一种鞭策和激励。
它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不被利益所迷惑或动摇。
4. 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我们要学会像历史上的英雄们一样展现出“不食周粟”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信仰和目标。
这种精神将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力量源泉之一。
5. “不食周粟”所体现的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信仰的执着追求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立场不被任何诱惑所动摇或改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