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厌其烦的意思

yànfán

不厌其烦

更新时间:2024-11-05 10:24:22


拼音bù yàn qí fán

注音ㄅㄨˋ 一ㄢˋ ㄑ一ˊ ㄈㄢˊ

正音“其”,不能读作“qī”。

首字母B

近义词苦口婆心、诲人不倦

反义词不胜其烦

感情不厌其烦是褒义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形容很有耐心。

解释厌:嫌;烦:麻烦。不嫌麻烦。

出处宋 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例子今之史学则异是,必致谨于闾阎日用之细,起居笑貌之琐,不厌其烦,不嫌其鄙。(清 严复《道学外传》)

辨形厌,内部是“犬”,不是“大”。

辨析不厌其烦和“不厌其详”;都含有“不嫌、不厌倦”的意思。但区别很大:不厌其烦表示“不嫌麻烦”;“不厌其详”表示“不嫌详细;越详细越好。”

英语do not mind to take all the trouble(be very patient)

德语groβe Geduld haben(unverdrssen)

法语inlassablement(sans se lasser de)

日语そのような煩(わずらわ)しさをいとわない

头字

尾字

谜语:喜忧参半


不厌其烦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不嫌麻烦,形容很有耐心。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对某件事情或某个人很有耐心,不厌烦,不厌倦。
通常用于描述对某事的持续关注和帮助,或者对某人的耐心指导。
3. 成语用法提示:
常用于描述人的态度或行为,表示对某事的耐心和持久性。
4. 成语辨析:
与“诲人不倦”意思相近,但“不厌其烦”更侧重于形容对某事的耐心,而“诲人不倦”则更多用于描述对教导他人的耐心。
5. 成语出处:
该成语的出处尚不明确,但可能在古代文献或诗词中有类似表达。
二、成语故事:
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位智者,他对待每一个前来请教的人,无论问题多么琐碎,总是耐心地解答,从不厌烦。
有一天,一个人问他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花园更加美丽,智者耐心地讲解了种植、修剪、灌溉等技巧,并亲自示范。
这个人被智者的耐心所感动,从此也学会了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
这个故事传开后,“不厌其烦”这个成语便用来形容人的耐心和持久性。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老师不厌其烦地教我们读书写字。
2. 小明向爸爸请教问题,爸爸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
3. 弟弟问了很多遍同一个问题,但妈妈从不厌烦,总是耐心地告诉他。
4. 小红做数学作业遇到难题,妈妈不厌其烦地帮她解答。
5. 爷爷给小明讲了很多遍历史故事,小明听得津津有味,从不觉得厌烦。
6. 小李学习钢琴时,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纠正他的指法。
7. 姐姐教弟弟游泳,虽然弟弟总是学不会,但姐姐从不厌烦。
8. 小王在练习书法时,老师不厌其烦地指导他笔画和结构。
9. 小张向医生询问病情,医生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予解释和建议。
10. 小赵在准备考试时,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他复习重点。
B. 初中生造句:
1. 面对学生的问题,老师总是以不厌其烦的态度给予解答。
2. 他在写作时,对每个细节都力求完美,不厌其烦地修改文章。
3. 尽管问题很棘手,但他仍然不厌其烦地尝试各种解决方案。
4. 她在照顾病人时,总是不厌其烦地为他们提供周到的服务。
5. 面对困难挑战,他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不厌其烦地寻找解决方法。
6. 在处理复杂任务时,他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不厌其烦的精神。
7. 她在教授孩子时,总是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不厌其烦地讲解知识点。
8. 尽管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他仍然保持冷静和耐心,不厌其烦地处理每一个细节。
9. 在创作过程中,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尝试各种新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10. 她在解答学生疑问时,总是以不厌其烦的态度给予详细解释和指导。
C. 高中生造句:
1. 在研究复杂问题时,他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不厌其烦的精神。
2. 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他始终保持冷静和耐心,不厌其烦地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3. 她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对每个细节都力求完美,不厌其烦地进行修改和润色。
4. 在教授学生时,她总是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不厌其烦地传授知识和经验。
5. 尽管任务繁重且复杂,但他仍然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和不厌其烦的工作态度。
6. 在处理紧急情况时,他展现出极高的应变能力和不厌其烦的应对态度。
7. 她在解决家庭纷争时,总是以极大的耐心和善意不厌其烦地进行沟通和调解。
8. 在面对批评和指责时,他始终保持冷静和理智,不厌其烦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改进。
9. 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他总是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不厌其烦地迎接每一个挑战和机遇。
10. 在与他人合作时,他总是以开放的心态和耐心的态度不厌其烦地与对方进行沟通和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