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一而足的意思

ér

不一而足

更新时间:2024-11-05 10:49:28


拼音bù yī ér zú

注音ㄅㄨˋ 一 ㄦˊ ㄗㄨˊ

正音“而”,不能读作“ěr”。

首字母B

近义词层出不穷

反义词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感情不一而足是中性词。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分句;用于句尾。

解释足:充足;足够。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

出处《公羊传 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例子两边摆地摊,售卖农家器具及乡下日用物件的,不一而足。(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

辨形“而”,不能写作“尔”。

英语too many to enumerate

俄语многочисленный

法语être en grand nombre(plus d'un cas)

头字

尾字

谜语:


不一而足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不一而足指的是事物多种多样,不止一种或一次。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种类繁多,数量多,不仅限于一种或一次。
它表示列举不尽,还有很多其他情况或种类。
3. 成语用法提示:
在句子中用作谓语、定语,表示某事物种类繁多,列举不尽。
4. 成语辨析:
与“数不胜数”意思相近,但“数不胜数”更侧重于数量极多,难以计数,“不一而足”则侧重于种类的繁多。
5. 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公羊传·文公九年》,原指一种情况之后还有更多类似的情况,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含义。
二、成语故事:
“不一而足”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古代,据说在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名叫公羊高的学者,他在注解《春秋》时,经常使用“不一而足”这个词来表达对《春秋》中各种情况的描述。
公羊高认为,《春秋》中记载的各种事件和人物,不仅限于一种或一种类型,而是种类繁多,情况各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复杂多样的,不仅限于一种情况或一种类型。
后来,“不一而足”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事物种类繁多,不止一种或一次。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动物园里的动物种类很多,不一而足。
2. 我们学校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不一而足。
3. 读书的方法有很多种,不一而足。
4. 这个商场的商品琳琅满目,不一而足。
5. 我们家做的菜口味各异,不一而足。
6. 旅行中的风景千变万化,不一而足。
7. 人们的爱好各不相同,不一而足。
8. 这个世界上的颜色五彩斑斓,不一而足。
9. 运动会上的比赛项目繁多,不一而足。
10. 他收藏的东西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B. 初中生造句:
1.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各异,性格特征不一而足。
2. 这个城市的建筑风格多样,从古典到现代,不一而足。
3. 他的兴趣爱好广泛,从音乐到绘画,不一而足。
4. 科学研究中的发现层出不穷,新理论、新技术不一而足。
5.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一而足。
6. 他的职业生涯经历了多个阶段,挑战和机遇不一而足。
7. 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不一而足。
8. 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繁多,从微小的昆虫到庞大的哺乳动物,不一而足。
9. 在艺术创作中,表达手法千变万化,不一而足。
10. 面对全球化的趋势,各国文化相互交融,特色不一而足。
C. 高中生造句:
1.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现象不一而足。
2. 他的文学创作风格多变,从现实主义到魔幻现实主义,不一而足。
3. 在科学研究中,理论创新层出不穷,新的发现和研究方法不一而足。
4. 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中,各种思潮和观念层出不穷,观点不一而足。
5. 在艺术领域里,各种艺术流派和风格竞相发展,表现形式不一而足。
6. 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解决方案多种多样,方法不一而足。
7.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事迹和贡献不一而足。
8. 在经济发展中,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手段和方法不一而足。
9. 在教育领域中,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换代,形式不一而足。
10. 在医学研究中,疾病种类和治疗方法繁多复杂,挑战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