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遗余力的意思

不遗余力

更新时间:2024-11-05 10:47:30


拼音bù yí yú lì

注音ㄅㄨˋ 一ˊ ㄩˊ ㄌ一ˋ

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首字母B

近义词全力以赴、倾巢而出

反义词三心二意、留有余地

感情不遗余力是中性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全力以赴。

解释遗:保留;余力:剩余的力量。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秦不遗馀力矣,必且破赵军。”

例子委员和事,调停惟赖孔方;绅士责言,控诉不遗余力。(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回)

辨形“余”,不能写作“佘”。

辨析见“尽心竭力”。

英语do one's level best

俄语не щадить сил

德语alles tun,was in seiner Kraft steht(alle Krǎfte einsetzen)

法语ne pas ménager ses forces(n'épargner aucun effort)

日语余力(よりょく)を残(のこ)さない

头字

尾字

谜语:拔河比赛;全部就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不遗余力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不遗余力指用尽所有的力量,毫无保留地去做某件事。
2. 详细释义:
该成语形容在做事时全力以赴,毫不保留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力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3. 成语用法提示:
通常用于赞扬某人做事尽心尽力,为褒义词。
4. 成语辨析:
与“全力以赴”意思相近,但“不遗余力”更侧重于强调用尽所有力量,毫无保留。
5. 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战国策·赵策三》,原指赵国的李牧在攻打齐国时,不遗余力地指挥战斗。
二、成语故事:
“不遗余力”的故事源自《战国策·赵策三》,书中提到李牧在攻打齐国时,为了国家的利益,不遗余力地指挥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形象地描绘了“不遗余力”的情境,后来人们便用“不遗余力”来形容做事时全力以赴、毫不保留的情境。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爸爸工作总是那么不遗余力,让我们很佩服。
2. 小明在学习上总是不遗余力,成绩一直很好。
3. 哥哥为了准备生日派对,不遗余力地布置房间。
4. 老师为了让我们学好知识,不遗余力地讲解每一个问题。
5. 姐姐为了减肥,不遗余力地坚持每天锻炼。
6. 小刚为了赢得比赛,不遗余力地练习跑步。
7. 弟弟为了帮妈妈做家务,不遗余力地打扫房间。
8. 妹妹为了画画比赛,不遗余力地学习绘画技巧。
9. 哥哥为了考上好大学,不遗余力地学习每一门课程。
10. 小明为了准备演讲稿,不遗余力地收集资料。
B. 初中生造句:
1. 他在完成这个项目时,不遗余力地克服了各种困难。
2.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学习新知识。
3. 公司的领导层在推广新产品时,不遗余力地宣传其优势。
4. 她在比赛中为了取得好成绩,不遗余力地训练自己。
5. 他为了帮助朋友渡过难关,不遗余力地提供支持和帮助。
6. 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社会各界都在不遗余力地努力。
7. 在这场辩论中,他为了不输给对方,不遗余力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8. 为了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销售人员总是不遗余力地提供优质服务。
9. 在这场战争中,士兵们为了保卫国家领土安全,不遗余力地战斗着。
10. 他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不遗余力地创作着优秀的作品。
C. 高中生造句:
1.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公司为了保持领先地位,不遗余力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
2. 为了实现社会公正和平等,政治家们总是不遗余力地推动政策改革和制度建设。
3.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人们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不遗余力地学习新技能和知识。
4. 为了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各国政府和科学家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研究和探索解决方案。
5.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不同文化之间为了相互理解和尊重而总是不遗余力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6. 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和传承历史文明;人们总是不遗余力地进行挖掘、整理和传承工作;让后人能够了解并珍视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