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约而同的意思

yuēértóng

不约而同

更新时间:2024-11-05 10:34:38


拼音bù yuē ér tóng

注音ㄅㄨˋ ㄩㄝ ㄦˊ ㄊㄨㄥˊ

正音“约”,不能读作“yāo”。

首字母B

近义词异口同声、不谋而合、殊途同归

反义词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言人人殊

感情不约而同是中性词。

用法紧缩式;作状语;指行动、动作相同。

解释约:约定;同:相同。事先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

例子中军元帅栾书,不约而同,亦至朝门,正遇胥童引兵到来。(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九回)

辨形“而”,不能写作“尔”。

辨析见“不谋而合”。

英语do the same thing without previous arrangement

俄语как по уговóру

法语faire la même chose sans se donner le mot,sans s'être concerté

日语(行動や意見が)期(き)せずして一致(いっち)する

头字

尾字


不约而同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不约而同形容没有事先约定,但彼此行动一致或想法相同。
2. 详细释义:
该成语强调没有预先的约定或计划,但大家却产生了相同的行为或想法。
常用于描述人们行动或想法上的巧合。
3. 成语用法提示:
在描述人们不约而同地做出某种行为或产生某种想法时,可使用“不约而同”。
该成语常与“地”、“地表示”、“地出现”等动词搭配使用。
4. 成语辨析:
与“不约而同”相近的成语有“不谋而合”、“心照不宣”等,但“不约而同”更侧重于描述人们没有约定却产生了相同的行为或想法。
5. 成语出处:
该成语来源于古代汉语中的“约”,意为“约定”,后逐渐用于日常语言中,形容人们行动或想法上的巧合。
二、成语故事:
暂无。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春天来了,花儿们不约而同地绽放了笑容。
2. 小红和小明不约而同地举手回答了老师的问题。
3. 大家都在寻找自己的座位,却不约而同地看到了同一个座位号。
4. 小朋友们不约而同地唱起了生日歌,为小明庆祝生日。
5. 大家都喜欢看电影,于是我们不约而同地去了电影院。
6. 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玩耍,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跳绳。
7. 小明和小华不约而同地决定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
8. 学生们在考试前不约而同地复习了知识点。
9. 大家听到音乐后,不约而同地跳起了舞。
10. 小朋友们在节日里不约而同地穿上了新衣服。
B. 初中生造句:
1. 听到紧急警报,人们不约而同地向安全出口跑去。
2. 尽管双方之前没有交流过,但在会议上却不约而同地提出了相似的建议。
3.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救援队伍不约而同地迅速展开了行动。
4. 在这个环保主题活动中,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骑自行车出行。
5. 同学们在准备期末考试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高效的学习方法。
6. 尽管没有事先商量,但几位朋友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首歌曲作为他们的合唱曲目。
7. 观众们看到精彩的表演时,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8. 面对公司的困境,员工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9. 学生们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去帮助贫困地区的儿童。
10. 在这个节日里,大家不约而同地给亲朋好友送去了祝福。
C. 高中生造句:
1.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人民不约而同地对环保问题产生了强烈的关注。
2. 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科学家们不约而同地对未来的科技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3.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不约而同地对心理健康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4. 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消费者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网上购买商品。
5. 在这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不同国家的年轻人不约而同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了重新认识和传承。
6.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不约而同地对信息筛选和过滤给予了更多的重视。
7. 面对人生的挑战和机遇,许多年轻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创业这条道路。
8.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们不约而同地对创新和研发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9. 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人们不约而同地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10.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各行各业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对自我提升和学习给予了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