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察察而明的意思

chácháérmíng

察察而明

更新时间:2024-11-06 17:37:55


拼音chá chá ér míng

注音ㄔㄚˊ ㄔㄚˊ ㄦˊ ㄇ一ㄥˊ

首字母C

近义词察察为明

感情察察而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过于计较细节。

解释谓在细枝末节上用心,而自以为明察。

出处《晋书·皇甫谧传》:“若乃圣帝之创化也,参德乎二皇,齐风乎虞夏,欲温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

例子勿浑浑而浊,勿皎皎而清,勿没没而闇,勿察察而明。《旧唐书·文苑传上·张蕴古》

英语astute on petty things

头字

尾字


察察而明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察察而明形容人明辨是非,眼光敏锐,看得清楚。
2. 详细释义: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酷吏列传》,原指为人公正廉洁,能明察是非。
现在多用来形容人头脑清晰,善于分辨是非。
3. 成语用法提示:
在句子中,通常用于描述人的洞察力或判断力。
例如:
“他处理问题总是察察而明,从不盲目。
” 4. 成语辨析:
与“明察秋毫”意义相近,但“察察而明”更侧重于人的主观判断和理解能力,而“明察秋毫”则更侧重于对细节的观察和辨析。
5. 成语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中有“以明察为治”。
二、成语故事:
暂无。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老师总是察察而明,能够看出我们作业中的错误。
2. 小明是个察察而明的好学生,很快就能找出问题所在。
3. 在游戏中,他总是察察而明,能够迅速发现对手的弱点。
4. 爸爸总是察察而明,能分辨出哪些东西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5. 班长察察而明,很快就发现了班级里的问题所在。
6. 在比赛中,他察察而明,总是能找出对手的破绽。
7. 妈妈是个察察而明的人,能够看出我的心思。
8. 警察叔叔总是察察而明,能够迅速找到罪犯的踪迹。
9. 在课堂上,老师总是察察而明,能够看出我们是否认真听讲。
10. 哥哥是个察察而明的人,总是能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B. 初中生造句:
1. 作为一名侦探,他察察而明,总能从微小的线索中找到真相。
2.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学会察察而明,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3. 他凭借自己察察而明的眼光,成功预测了市场趋势。
4.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我们要像智者一样察察而明。
5. 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总是察察而明,能够预见未来的变化。
6. 在面对争议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察察而明地分析问题。
7. 作为一名领导者,他需要具有察察而明的智慧,才能带领团队走向成功。
8.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里,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洞察力以做到察察而明。
9. 只有当我们具备察察而明的眼光时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意义。
10.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应该学会察言观色、洞察人心以达到察察而明的境界。
C. 高中生造句:
1. 尽管社会纷繁复杂但只要我们保持一颗慧心便能做到察察而明地看待一切事物。
2. 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我们需要运用理性思维进行深度剖析以做到真正的“洞察秋毫”。
同时也要注意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极端倾向相区别。
只有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和行动方案。
因此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应该保持开阔的视野和全面的思考方式以做到“洞察一切”。
3. 作为领导者他需要拥有高超的决策能力并时刻保持对团队情况的关注以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这就是所谓的“洞察秋毫”。
同时他也需要拥有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精神以容纳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从而推动团队不断向前发展。
因此领导者需要做到既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又要有包容的胸怀这样才能带领团队不断前行并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