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谗口铄金的意思

chánkǒushuòjīn

谗口铄金

更新时间:2024-11-06 10:22:40


拼音chán kǒu shuò jīn

注音ㄔㄢˊ ㄎㄡˇ ㄕㄨㄛˋ ㄐ一ㄣ

首字母C

近义词众口铄金

感情谗口铄金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谎言等。

解释谗言足以熔化金石。极言谗言毁贤害能之厉害。

出处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丁亥,谗口铄金,太行千盘,横起人面。”

例子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91回:“惟恐圣上偏听不明,谗口铄金。”

头字

尾字


谗口铄金的意思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形容谗言的危害极大,有如熔化金属一般能毁掉人的品德和事业。
2. 详细释义:
比喻谗言或谣言的破坏力极大,能够毁掉一个人的名誉和前途。
3. 成语用法提示:
通常用于形容谗言的破坏力,与“众口铄金”意思相近,但“谗口铄金”更侧重于谗言的破坏。
4. 成语辨析:
与“众口铄金”相比,“谗口铄金”更强调谗言的破坏力,而“众口铄金”则强调众人的言论对事物的破坏。
5. 成语出处:
《史记·张仪列传》:
“臣闻贫人女不能自择夫,多许嫁而更息。
夫见弃,终身之耻也。
且谗言无可为者,臣请辞而不敢报。
” 二、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秦国相国张仪为了说服楚怀王放弃与齐国的联盟,故意散布谣言说楚国大臣屈原与齐国勾结。
楚怀王听信后,疏远了屈原,并剥夺了他的官职。
后来张仪又通过同样的手段,使楚国与齐国断交,最终使秦国获得了对楚国的优势地位。
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谗口铄金”的成语含义。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小明因为听信别人的谗言,导致他失去了最好的朋友,真是“谗口铄金”啊! 2. 谣言传多了,真会“谗口铄金”,把好人也说坏了。
3. 那位官员因为听信小人的谗言,最终被免职了,真是“谗口铄金”的后果啊! 4. 在那个公司里,有人故意制造谣言,结果真的让一位优秀员工被开除了,这就是“谗口铄金”的例子。
5. 别人的几句坏话,就让你放弃了梦想,真是太不值了,正所谓“谗口铄金”。
6. 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要被别人的“谗口铄金”所迷惑。
7. 有些人为了私利,不惜制造谣言,“谗口铄金”,真是太可恨了! 8. 在古代,“谗口铄金”的故事很多,都是因为听信谗言而导致国家衰败。
9. 我们要警惕那些喜欢搬弄是非的人,“谗口铄金”,一不小心就会中计。
10. 有些人为了升职加薪,不惜编造谎言,“谗口铄金”,这种行为真是太恶劣了! B. 初中生造句:
1. 他的成功之路被竞争对手的“谗口铄金”所阻碍,令人惋惜。
2. 在权力斗争中,“谗口铄金”的现象屡见不鲜,但真相总会大白于天下。
3. 她的清白因“谗口铄金”而被玷污,但她坚信自己终将得到公正。
4. 在社交媒体时代,“谗口铄金”的威力更加可怕,人们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信息来源。
5. 他的领导才能因“谗口铄金”而被埋没多年,直到最近才被重新发现。
6. 面对“谗口铄金”,他选择了沉默和坚持自己的原则,最终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7.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谗口铄金”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
8. “谗口铄金”不仅损害了个人的名誉和利益,也破坏了社会的公正和和谐。
9.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需要警惕“谗口铄金”的危害,保持真诚和善良的品质。
10. “谗口铄金”的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不要轻信谣言和传言,要理性思考和判断事实真相。
C. 高中生造句:
1. 在那个政治斗争激烈的时代,“谗口铄金”成为了许多政治人物的噩梦。
2. 他的诗歌才华因“谗口铄金”而被埋没多年,直到去世后才得到应有的认可。
3. 面对“谗口铄金”,他选择了沉默和坚守自己的信念,最终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支持。
4. 在文学创作中,“谗口铄金”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但真正优秀的作品总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5. “谗口铄金”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一种悲哀和警示。
6.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谗口铄金”的威力更加可怕,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信息来源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
7. “谗口铄金”提醒我们保持警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被别人的言论所左右和迷惑。
8. 面对“谗口铄金”,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和原则立场。
9. “谗口铄金”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人性中的丑陋和残酷一面,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真诚和善良的价值和意义。
10.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里,“谗口铄金”的成语故事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追求真理和正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