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多此一举的意思

duō

多此一举

更新时间:2024-10-24 16:44:26


拼音duō cǐ yī jǔ

注音ㄉㄨㄛ ㄘˇ 一 ㄐㄨˇ

首字母D

繁体多此一舉

近义词画蛇添足

反义词必不可少、不可或缺

感情多此一举是贬义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举:行动、举动。做出不必要的;多余的举动。表示这一行动毫无必要。

出处清 侯方域《南省策》:“而况于避影匿形,惟恐多此举,以身累者乎?”

例子问起北京人来,只知道《三侠五义》,而南方人却只见有曲园老人的改本,此老实在可谓多此一举。(《鲁迅书信集 致胡适》)

英语take a superfluous action

俄语дéло никчёмное

德语Wasser ins Meer schütten(überflüssig)

日语余計な世話をする,いらぬ事をする

拉丁语in silvam ligna ferre

头字

尾字

谜语:双手赞成

歇后语:八擒孟获;大白天掌灯;阴天戴草帽;雨天浇地


多此一举的意思


零、成语翻译:
1.英文翻译: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
2.俄文翻译:
лишний шаг。
3.法文翻译:
faire un peu trop。
4.德文翻译:
多余之举。
一、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或没必要。
2. 详细释义:
该成语常用来形容做了不必要的或多余的事情,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
3. 成语用法提示:
使用此成语时,要注意其贬义色彩,适用于描述多余或不必要的行为。
4. 成语辨析:
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但“多此一举”更侧重于行为的多余性,而“画蛇添足”更侧重于结果的错误。
5. 成语出处:
该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典故或寓言,但具体出处已无从考证。
二、成语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书生赶考路上遇到一位老奶奶在吃力地搬煤球。
书生见状便上前帮忙,老奶奶感激不尽。
然而,当书生把煤球搬到老奶奶家门口时,却发现老奶奶的儿子已经在门口等着搬运了。
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多此一举”的行为。
三、成语例句:
A. 小学生造句:
1. 昨晚妈妈已经帮我整理好书包了,我再去检查一遍,简直是多此一举。
2. 帮小狗舔毛,对它来说可能是享受,但对主人来说就是多此一举了。
3. 爸爸已经修好自行车了,我再去弄一下,结果只是多此一举。
4. 看到地上的瓶子,小明马上跑去捡起,其实那是空的,真是多此一举。
5. 我已经关好门窗了,妈妈又去检查一遍,结果却是多此一举。
6. 老师已经讲过很多遍这道题了,我还在笔记本上记了一遍,其实是多此一举。
7. 我刚把桌子擦干净,爸爸又拿抹布擦了一遍,真是多此一举。
8. 小明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放进垃圾桶,其实那里已经没垃圾了,这算是多此一举吧。
9. 我已经帮小花浇过水了,哥哥又去浇了一遍,这简直是多余。
10. 我已经把书包背好了,姐姐又帮我检查了一遍有没有遗漏的东西,结果只是多此一举。
B. 初中生造句:
1. 在考试结束铃响后继续答题,只能是多此一举,因为这时再写上去答案很可能被视为作弊。
2. 明明可以直接打电话问清楚,他却选择发邮件,结果等了半天才得到回复,真是多此一举。
3. 他在会议上重复阐述了一个已经讨论过的话题,显得有点多余和多余。
4. 做完作业后再仔细检查一遍是必要的,但检查五遍就是多此一举了。
5. 明明可以直接走大路回家,他却选择抄近道,结果迷路了,真是多此一举。
6. 她把每句话都翻译成英文再发给我,虽然她的英语很好,但这对我来说是多此一举。
7. 看完电影后写影评是锻炼自己表达能力的好方法,但每句话都要用成语来修饰就显得有些多余了。
8. 他每次写文章都要引用大量典故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但有时候这些典故与文章主题并无太大关系,显得多此一举。
9.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手写一封信给朋友虽然显得更有诚意和温度,但如果只是为了发牢骚或者闲聊几句则显得多余和多余。
10. 他总是在公共场合发表长篇大论来展示自己的学识渊博和口才流利,但有时这些言论并没有实际意义和目的就显得有些多余和多余了。
C. 高中生造句:
1.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多此一举”往往被视为一种愚蠢的行为而不是智慧的体现。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明智地做出决策和行动以获得成功和尊重他人认可与尊重他人认可与尊重自己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此处省略号表示无限循环)——最终达成共赢局面并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这句话比较长且复杂但符合高中生语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