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愤怒不平貌。
⒈ 愤怒不平貌。
引《汉书·戾太子刘据传》:“太子进则不得上见,退则困於乱臣,独寃结而亡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 充,恐惧逋逃。”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以是忿忿,怀慙反侧。”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众女子留之不住…… 十八姨 忿忿向东而去。”
茅盾 《搬的喜剧》:“他拿出两毛钱来丢给那女仆,忿忿地说:‘随你去买点什么!’”
⒈ 愤怒不平的样子。
引《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戾太子刘据传》:「独冤结而亡告,不忍忿忿之心。」
《三国演义·第四回》:「袁绍忿忿而去,若购之急,势必为变。」
英语variant of 憤憤|愤愤[fen4 fen4]
"忿忿"解释:
形容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近义词:
愤怒、气愤、愤慨、愤恨
反义词:
高兴、开心、愉快、欢乐
组词:
忿忿不平、忿忿然、忿忿而去
一年级造句:
1. 小明忿忿不平地看着那个欺负他的大孩子。
2. 妹妹忿忿地扔掉了手中的玩具。
3. 他忿忿地离开了会议室,显然对结果不满。
二年...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