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别州民。唐代。白居易。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杭州的父老准备水酒满筵,拦路相送。
作为地方官吏为自己在任时一无建树而惭愧 ,不禁潸然泪下。
因为税重,贫穷的农户很多;又因为旱田多,农民也有饥荒。
我只能给父老们留下一湖水,救救干旱的灾荒。
耆老(qí lǎo):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原指六七十岁的老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赠王广文还馀姚四首时广文以徵其伯父阳明先生像赞至 其四。明代。林大春。 五岳年来梦已虚,凭君犹自忆匡庐。归途倘过东林社,好寄渊明一纸书。
发虹县。宋代。孔平仲。 驱马汴河西,从此游帝乡。瞻言驿堠短,喜及春日长。碧瓦映茅茨,人烟密相望。刍茭足供马,亦有酒可尝。旁观波澜起,万柁攒舟航。一跌性命已,岂惟肌骨伤。不如榆柳堤,中路稳腾骧。去家渐及旬,犹走淮楚疆。却视故山隐,忽在天一方。东轩复难到,兰芷媚幽香。驰光不可留,游女已采桑。
偈五首。宋代。释觉阿上。 {賢贝换玉}拳下喝少卖弄,说是说非入泥水。截断千差休指注,一声归笛啰啰哩。
丙午冬至。明代。张弼。 今年冬至暖于春,细雨空阶草色新。应是苍天怜赤子,无衣无褐未为贫。
兵乱后杂诗。宋代。吕本中。 蜗舍嗟芜没,孤城乱定初。篱根留弊履,屋角得残书。云路惭高鸟,渊潜羡巨鱼。客来阙佳致,亲为摘山蔬。
延平江上呈吴国华先生。宋代。陈渊。 青山如伟人,可望不可制。屹然瞰碧流,龙翔虎豹视。春风何时来,草木舞深翠。禽鸟暖相依,飞鸣得真意。谁言静无作,坐致无边利。愿言斩茅茨,结室傍荟蔚。且要观此身,功业亦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