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menu--]

扬子江

扬子江朗读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译文

前几日伴狂风自去北海漂游,费尽千辛万苦回到扬子江头。

我的心就像那一根磁针,不永远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注释

扬子江:长江在南京一带称扬子江。

北海:这里指北方。

回从:曲意顺从。

磁针石:即指南针。

南方:这里指南宋王朝。

扬子江创作背景

  文天祥在赣州知州任上,以家产充军资,起兵抗元,入卫临安,不久任右丞相,赴元军谈判被扣留,拘押北行。后脱险南归,率兵抗击元军。景炎元年(1276),他在从南通往福州拥立端宗以力图恢复的途中,作《扬子江》一诗述志。

  《尧典》中说:“诗言志,歌咏言。”诗,一向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志向的。诗人运用比兴手法,触景生情,抒写了自己心向南宋,不到南方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对祖国的坚贞和热爱。

  诗的首二句纪行,叙述他自镇江逃脱,绕道北行,在海上漂流数日后,又回到长江口的艰险经历。首句的“北海游”。指绕道长江口以北的海域。次句“回从扬子大江头”,指从长江口南归,引起三、四两句。

  末二句抒情,以“磁针石”比喻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表明自己一定要战胜重重困难,回到南方,再兴义师,重整山河的决心。“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表现了他不辞千难万险,赶到南方去保卫南宋政权的决心。忠肝义胆,昭若日月。

  全诗语言浅近,比喻贴切,字里行间表现出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文天祥朗读
()

猜你喜欢

城阙。愁绝。落花时。野戍残旂雨微。峡中一春无雁飞。

相思。北来音信稀。

()

白旄持节使单于,万里风烟十载余。

柳毅不行沙漠路,却凭归雁为传书。

()
黄公辅

去腊此时逐武冈,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归杨柳,犹觉寒风透客裳。

白发岂牵三尺绶,青山频结九回肠。告休未得如初愿,一片乡心度夕阳。

()

青溪宜晓日,曲处千丈晦。

天开苍石屏,影落西村外。

()

行到颓墙与断桥,试和明月拗枝头。

江南多少闲儿女,带着梅花便带愁。

()

目逆神仙路,丹成未暇跻。雪深封佛垄,云暗锁桃溪。

流水无还有,乱山高复低。欲寻刘阮洞,归路恐成迷。

()
[!--temp.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