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menu--]

口号赠征君鸿

口号赠征君鸿朗读

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

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

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

不知杨伯起,早晚向关西。

译文

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的职务,梁鸿回归会稽隐居。

我读遍高士传,你与古代的隐逸之士一样齐名。

云卧在丹壑绿溪,突然朝廷降下紫泥天书,征召你去。

不知您这位杨伯起式的人物,何时才能入关西?

注释

陶令辞彭泽:陶渊明任彭泽令、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田。见《晋书·陶潜传》。彭泽,在今江西彭泽县。

梁鸿入会稽:据《后汉书·梁鸿传》,梁鸿是东汉扶风平陵人。早年在霸陵山中躬耕,后过洛阳,曾作《五噫歌》。居齐鲁,有顷,又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吴,秦时局会稽郡。故李白云“入会稽”。

高士传:书名,皇甫盎探。

天书:诏书。

紫泥:用以封玺书的印泥。

口号赠征君鸿创作背景

  原注此公时被征,诗题有口号始于梁简文帝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庾肩吾王筠俱有此作。至唐遂相袭用之,即是口占之义。萧本作口号赠征君鸿而注云见前赠卢征君题注葢以为即卢鸿矣未详是否注中被征一作被召。

  首段”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意指陶渊明辞去了彭泽县令而归田,梁鸿入会稽而隐耕,讲述了陶渊明和梁鸿归隐田园的事迹,为下文作捕垫。

  次段“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意指您的事迹完全可与高士传中的古人相比。含有结交之意,也有敬佩之情。

  接着“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特指朝廷突降下紫泥天书,征召杨征君前往报效朝庭。您却在丹塑中云卧不起。

  最后“不知杨伯起,早晚向关西”,意指不知您这位杨伯起式的人物,何时才能入关西。

  此诗前四句以隐士陶潜和梁鸿相比,点出隐士身份,后四句言被召。末以关西孔子杨伯起相比,切其姓与被征。离别之际,友情无暇,以口号赠杨征君,以表达李白倾慕高士轻世肆志的清高。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朗读
()

猜你喜欢

肮脏自山林,伊优自朝市。

是耶其非欤,一笑付图史。

()

晓鉴燕脂拂紫绵。未忺梳掠髻云偏。日高人静,沈水袅残烟。

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长鱼雁信难传。无端风絮,飞到绣床边。

()

小插藩篱护洲渚,当年手自种嘉树。

春风吹出玉珑璁,水面霏微喷香雾。

()

乱世艰难寄此身,暮年食蓼有馀辛。一春胜事成虚掷,空忆兰亭王右军。

()

病思愁肠叵奈何,新诗无复苦磋磨。欣闻郢客阳春曲,罢唱吴侬小海歌。

幽径雨馀芳草绿,小园风静落花多。融樽正好酬佳景,休叹朋簪不我过。

()

射干才一朵,瓶小不胜花。剪似春罗碎,翩如綵蝶斜。

白头簪不可,素手赠谁家。砚侧间相映,光含一点霞。

()
[!--temp.footer--]